甲辰八月辞故里·其一
〔明〕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
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忠贞自是孤臣事, 敢望千秋春史传。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甲辰八月辞故里》是张煌言所作的两首诗。该诗诗题辞故里,而诗人十分明白此去乃辞人世。面对死亡的命运,抗清英雄张煌言在诗中所抒发的,不是对生的留念,也不见半点悲戚。充塞全诗的是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以及身虽死而志不移的豪壮情怀。
- 作品出处张苍水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公元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兵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擒杀弘光帝。张煌言与刑部员外钱肃乐、浙东志士董志宁等遂组成数千人的队伍在宁波城隍庙集会,拥立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张煌言亲赴台州迎鲁王,被授以“行人”之职,至绍兴,又被授以翰林修撰,并任“入典制诰,出领军旅”之事。
《甲辰八月辞故里》共两首,甲辰,指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是年七月,张煌言在其隐居处南田悬岙岛 (今浙江象山县南) 被俘,押至鄞县;八月初,解往杭州。临近出发的时候,为张煌言送行的有几千人,张煌言辞别故乡父老,赴杭就义。临行慷慨写下此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在国亡家破后,矢志不渝的抗清精神和为国捐躯的决绝之心。
相关诗词
-
喜抵锦江故里·其一
东南半壁战尘昏,虎口馀生一息存。何用携家方外去,避人此地即桃源。
-
秋间予病几殆陟甫九兄夷希同年邀游鄮山时为八月十一日·其一
百年本须臾,五十亦非夭。但惜虚岁月,志事付潦草。树木失本根,枝叶分萎槁。自我违双亲,寸蘖生意了。劳生悲惨积,懈学衰病早。濡呴仗友生,发兴佛地好。一笑天海空,倏见轻鸥矫。
-
甲辰八月九日自西樵发南岳舟十二夜泊清远东林寺作
东林寺傍看月眠,月光水色浑同天。此时好景说不得,不是吾心未发前。
-
淳熙甲辰十月一日拟省试万民观治象诗
魏阙春风里,王城晓日端。三朝垂治象,万姓得荣观。老稚看如堵,章程炳若丹。九天新雨露,一扎妙龙鸾。远览周官旧,重瞻汉诏宽。欢声将喜气,销尽柳边寒。
-
甲午出知漳州晚发船龙山暮宿桐庐二首·其一
一席清风万壑云,送将华发得归身。海潮也怯桐江净,不遣涛头过富春。
-
送谈星辰许季升二首·其一
许子儒冠怨误身,如今投笔说星辰。未须道我何时贵,且道何时子脱贫。
-
中秋前一夕雨中登双溪叠嶂已而月出二首·其一
州在三峰最上头,上头高处更高楼。都将万壑千岩景,堆作双溪叠嶂秋。晚雨才收山尽出,暮天似水月如流。敬亭堪喜还堪恨,领得风光揽得愁。
-
溪边月上二首·其一
正月十四夜,如何月便团。似知吾辈出,预借上元看。
-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一
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栋隆。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