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三堂东湖作》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七言律诗。诗歌首句直接扣题,表现满塘秋水的碧绿色泽和澄澈景象。随手五句从不同角度描绘各种画面,结末两句,诗人另开新境,转而赞美黄昏烟雨中乱蛙齐鸣的景象,认为这才是最添诗兴的环境氛围。全诗用语清新爽朗,生动描绘东湖美景,寄寓悠然自得的闲适情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末至五代
创作背景
据夏承焘先生《韦庄年谱(修订)》,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四十二岁的韦庄从长安附近的鄠杜移居虢州,《浣花集》中的《虢州涧东村居作》、《三堂早春》、《渔塘十六韵》以及这首《三堂东湖作》,皆作于居住虢州时。当时,黄巢虽已起兵,但虢州还是一片寂静,秋日,村居无事的诗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静静地游览东湖,他用清新秀丽的笔触画出了湖光山色,寄寓着悠然自得的闲适情怀。
相关诗词
-
《周少卿双寿堂》拼音版
周郎豪宕老不狂,近来好事尔擅场。全家旧住西湖口,甲第新开双阙傍。高车驷马通昼夜,墨客骚人争短长。阿翁堂东母西坐,面如红玉头比霜。十日摧诗八九至,一杯献寿百千强。御玺重封五花诰,大官屡出九霞觞。纱帽轻笼夏阴薄,翠羽将动秋风凉。...
-
《东钱湖绝句·其一》拼音版
东湖风景过西湖,史相祠宫列画图。不用舟人频指点,留诗欲吊岳坟孤。
-
《南湖台三首·其一》拼音版
危台竹树间,湖水伴身閒。清浅采香径,方圆明月湾。放鱼随物性,载石作家山。自喜归休早,全胜贺老还。
-
《东风齐著力·题合作百花齐放图》拼音版
残雪初消,群葩争艳,大地春融。梅枝秀发,夭矫倚苍松。更有千竿绿竹,假山畔、萱草成丛。堪奇处,牡丹数朵,也逞妍红。菊蕊影玲珑。旁衬著、杂花无数香浓。一年好景,尽入画图中。岂是都忘岁序,画师笔、巧夺天工。应知道,东风力劲,压倒西风。
-
《寿楼春·重游西湖作》拼音版
携双柑听鹂。问湖堧丽景,还似当时。缓度流花深港,卧虹长堤。云四掩,寒侵衣。甚半春、难逢晴曦。望临水閒鸥,投林暮鸟,无数背人飞。前欢逝,良朋稀。只追寻胜迹,闲谱新词。烂漫缃桃如绣,畹兰潜滋。醒醉魄,耽幽栖。渐六桥、游船催归。映澄绿湖光,千条万丝杨柳枝。
-
《与虞章舜卿二表弟季明游兼胜亭有作三律·其三》拼音版
三子皆吾弟,阿章才更豪。风流江左旧,句法杜陵高。雅志在五马,壮心连六鳌。时哉偶未与,日且醉金舠。
-
《与虞章舜卿二表弟季明游兼胜亭有作三律·其二》拼音版
野旷湖山远,林深松竹幽。旧题看壁立,前事逐萍浮。荏苒荒三径,依稀度九秋。故人应念我,雅会莫迟留。
-
《念奴娇·闰八月十五夜游后湖作》拼音版
片云消尽步长堤,不是前时风物。柳榭花亭兼竹所,只借钟山为壁。空宇澄鲜,湖波荡漾,照见头如雪。华年虽逝,寸心依旧雄杰。回想羁旅生平,如今真个有,逸情飙发。夜静扁舟犹打桨,欲与沙鸥争灭。境落寰中,神游天外,冷处风吹发。今年秋闰,一星添伴圆月。
-
《雨后湖上》拼音版
湖上东风雨乍晴,湖中画舫乱歌声。七桥柳色青摇水,千佛山光绿上城。名士今犹传历下,尚书终是怨燕京。不堪往事重怀古,步向沧浪听濯缨。
-
《与虞章舜卿二表弟季明游兼胜亭有作三律·其一》拼音版
危亭兼雅胜,胜景足奇观。湖水涵天入,山云带雨蟠。千松偃夜月,万竹撼春寒。玉井汲甘冷,尘缘那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