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唐〕
侧闻(3)阴山(4)胡儿(5)语,西头(6)热海(1)水如煮(7)。
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1)。
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
蒸沙烁(1)石燃虏云(2),沸浪炎波煎汉月(3)。
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阴火(1)潜烧(2)天地炉(3),何事偏烘西一隅(4)?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
势吞(1)月窟(2)侵太白(3),气连赤坂(4)通单于(5)。
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
送君一醉天山郭(1),正见夕阳海边落。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
柏台(1)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
小提示: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独具特色的边塞诗。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送别相结合,运用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出热海的奇异风光,并在极写“热”之后拈出一“寒”字,以上文所有对“热”的描绘有力烘托崔侍御为官清正严明。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5年
创作背景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这首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此诗或写于交河郡,或写于轮台县。岑参虽未到过热海,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相关诗词
-
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何论鲙长鲸。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旧国见秋月,长江流...
-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汉法戎施幕,秦官郡置监。萧何归旧印,鲍永授新衔。币聘虽盈箧,泥章未破缄。蛛悬丝缭绕,鹊报语詀諵。再砺神羊角,重开宪简函。鞶缨骢赳赳,緌佩绣縿縿。逸翮怜鸿翥,离心觉刃劖。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遥想车登岭,那无泪满衫。茅蒸连蟒气,衣渍度梅黬。象斗缘溪竹,猿鸣带雨杉。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崭崭。宿浦宜深泊,祈泷在至諴。瘴江乘早度,毒草莫亲芟。试蛊看银黑,排腥贵食咸。菌须虫已蠹,果重鸟先鹐。冰瑩怀贪水,霜清顾痛岩。珠玑当尽掷,薏苡讵能谗。荆俗欺王粲,吾生问季咸。远书多不达,勤为枉攕攕。
-
送裴侍御赴岁入京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
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
建中即藩守,天宝为侍臣。历观两都士,多阅诸侯人。邹生乃后来,英俊亦罕伦。为文颇瑰丽,禀度自贞醇。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再命趋王畿,请告奉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