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门涧
〔唐〕
石门无旧径(2),披榛(3)访遗迹。
石门涧已没有旧日的路径,分开杂乱的灌木丛去探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恰逢秋山秋水清新纯净,一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1),题诗此岩壁。
常常听说慧远住持与隐士、僧侣等百余人,在这里的石壁上讲佛作诗。
云覆莓苔(1)封,苍然(2)无处觅。
云雾遮天蔽日,使这里的隐花植物常年生长在阴湿的地方,璧上题刻的诗迹已无处可寻了。
萧疏(1)野生竹,崩剥(2)多年石。
野竹疏疏散散地长着,山石风化剥落,情境荒僻落漠。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自从东晋以后,这里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了。
独有秋涧声,潺湲(1)空旦夕。
只有秋天石门涧的水,从早到晚依然不停地发出潺潺的流声。
小提示:白居易《游石门涧》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石门涧》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该诗前四句写秋天时,游石门涧苦于旧路难寻,树木丛生遮住了原有的路,很是荒僻。中间六句写了诗人对慧远大师的追忆,当时的盛况现在已经不见踪迹。后四句写了诗人空寂、落寞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表现出诗人无以寄托的心境。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游石门涧》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三年间(815—818)。 元和十年(815)诗人因宰相武元衡被刺杀一事,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而开罪当朝,遭贬为江州司马。任上四年,白居易避祸远嫌,不复谔谔直言;再加上司马本是闲官,无事可做,壮志逐渐消磨;又因他早年曾受道佛思想影响,这时消极思想更有了滋长。元和十二年(817年),便在庐山香炉峰下东林寺旁筑起草堂,与朋友相聚,谈文论诗、修仙学佛消磨时光,也写了不少“思淡而词迁”的闲适诗。《游石门涧》就是其中的山水之作。
相关诗词
-
重九日徐展云先生林致和孝廉偕游石门岭酉儿执鞭从之余以官守所羁不获同往·其二
盘马秋郊向石门,插萸韵事不堪论。独怜飘泊他乡客,枨触家山愈断魂!
-
送谷响入匡庐石门涧
飘然汝去蹑何峰,六月匡庐雪尚封。芒履不妨江路草,净瓶将挂石门松。云开岭外逢僧影,日落岩前见虎踪。闻道远公莲再发,斋时还听一溪钟。
-
游石门寨见长城遗址
匹马冲风晓气寒,边营东北近雄关。行经一舍崎岖路,看尽千重紫翠山。茅屋烟迷红树远,石城云锁戍楼闲。秦人遗筑俱零落,满眼兴亡感慨间。
-
重九日徐展云先生林致和孝廉偕游石门岭酉儿执鞭从之余以官守所羁不获同往·其三
胜游随处起风骚,风浴天怀属我曹。未识明年在何处,好山绝顶再登高?
-
石门涧
石门如崇墉,削石立万仞。上翻云涛雄,下激雷霆迅。堂隍欲相合,天匠开一衅。万壑閟英奇,日月曾莫觐。六月拥重裘,森阴不可进。远公《石门诗》,大雅发清润。朗咏过前峰,深篁韵疏磬。
-
游石门诗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
游石门白鹤道院
世上何尝别有天,此间风景即神仙。倚岩楼阁嚣尘断,排闼峰峦秀色连。石罅水流声似雨,山腰云出气如烟。道人记得当年事,煮茗闲谈邵二泉。
-
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其一
登山必绝顶,选幽必深谷。青青彼中阿,于世谢荣辱。遥望阴崖云,隐隐石门屋。攀萝一俛仰,延伫成遐瞩。
-
自信上归游石门访故人毛仪卿镇卿兄弟作长句赠之
山开未开白云梯,人行不行青麦溪。五年清梦隔蚁穴,千里飞尘深马蹄。重来交游亦笑乐,但觉几杖烦提携。门閒霜叶无数积,风定水禽时一啼。药草春暄夜更长,木兰花下听天鸡。
-
重九日徐展云先生林致和孝廉偕游石门岭酉儿执鞭从之余以官守所羁不获同往·其四
劳生底事为人忙,见说游山愿未偿。偏是一官能束缚,海天辜负此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