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楚山最高顶
〔唐〕
山水观形胜(1),襄阳美会稽(2)。
观山水重在形势之胜,襄阳之美超过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1)。
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从未来攀陟。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众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明试登陟(1),目极无端倪(2)。
晴朗的日子一经登上峰顶,极目远眺果然无边无际。
云梦(1)掌中小,武陵(2)花处迷。
云梦泽只有手掌一样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扑朔迷离。
暝还归骑下,萝月(1)映深溪。
黄昏后骑马下山归来,透过藤萝明月映在深溪里。
小提示: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望楚山最高顶》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先由对襄阳山水的深情赞美,引出攀臀望楚山顶峰的愿望,再从远望其山与登临所见等方面,极力渲染其石壁陡峭、高耸入云的雄姿,最后写流连忘返,在月夜山溪美景中晚归的情致。全诗从不同角度写望楚山的高峻壮观,用笔新颖,意境壮阔雄丽,字里行间闪现着诗人对家乡山水形胜的无比热爱之情。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32年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年(732),诗人游吴越回襄阳,不久,他登览了襄阳城南的望楚山。环目四顾,一股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油然升起,写下了《登望楚山最高顶》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禅室
名都标佛刹,梵构临河干。举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攒。步登诸劫尽,忽造浮云端。当暑敞扃闼,却嫌絺绤寒。禅房最高顶,静者殊闲安。疏雨向空城,数峰帘外盘。午钟振衣坐,招我同一餐。真味杂饴露,众香唯茝兰。晚来恣偃俯,茶果仍留欢。
-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
登四面云山亭子
亭子云山最高处,停銮未肯频临驻。闻之地灵神所都,隐虞为我劳仙驭。崇坛案衍实佳哉,能辞偶尔一徘徊。屈指六年登六度,每登必有风雨来。今朝秋宇澄新霁,林扉跋马鸣璁辔。孤亭小坐未俄延,前楹倏复烟丝缀。飞空掠树不踰时,长天一碧悬清晖。千林叶叶翠难...
-
登四面云山亭子作歌
山庄中山最高处,千峰万岭莫与齐。金山黑山山城外,虽高于此望觉低。避暑本自无暑到,夏不厌凉语可稽。乘閒策马试登陟,浓青深翠盘云蹊。每值嘉荫辄止憩,为恐仆从劳攀跻。到来一笠冠绝顶,天风拂拂吹天䨑。有时晴光摇草树,有时晦影沈岩溪。吾知之矣起予思,便与作歌亭柱题...
-
五台山
...犹难除。摄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莲花岭头坐。两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烟霞腰下裹。一峰万状难具论,诸山环侍犹儿孙。置身合在最高顶,俯瞰一气浑无垠。登高倘使心不猛,奇胜何由得全领。从知万事须造巅,赖得兹游发深省。朅来幸得公务闲,闲情暂寄水石间。幽吟颇得清净理,遐...
-
望仙坡最高楼
在眼山川故国情,昆仑寒翠古邕城。短长道路供离别,少壮交游半死生。云色黄茅秋瘴尽,沙光碧玉暮江清。平安郡邑南征后,偶问途人不说兵。
-
摄山最高峰
石磴层层路几盘,天风高接碧云寒。长江狭甚钟山小,人在最高峰上看。
-
六盘山
横塞接青冥,天教作障屏。阴崖閟冰雪,绝壑走风霆。秦栈雄今古,行人恐晦暝。驱车最高顶,长啸起山灵。
-
题俞景山画山水帐
...不遍,千里万里穷遐搜。如何一日堕我前,空翠杂沓来双眸。举头问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图画来沧洲。俞君作画时,雅有山林癖。朝登望秦山,万壑千岩净横臆。暮上香炉峰,海色秋清上遥碧。归来放笔作董元,笔底丹青浩无迹。海桑一别三千年,山月江风耿相忆。仰观岩...
-
登望湖山分韵香字
雨滞芳游病更妨,登危筋力喜犹强。山光远映须眉润,春气浓熏杖屦香。古庙灵衣新黼黻,长松天籁旧宫商。重楼昼锁黄冠出,却笑閒人有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