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谷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作品简介

《筼筜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现了的文同的清廉,也借以赞美文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体现了表兄弟之间情谊之深厚。全诗笔调轻快,富有内涵。

创作背景

《筼筜谷》这首诗是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组诗中的一首。组诗共三十首,这是其中第二十四首,于1076年(熙宁九年)知密州任上作。文与可,即文同,善画竹及山水。他是苏轼的从表兄,二人相交甚厚,经常有诗交往来。文与可守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时,曾寄给苏轼三十首《洋州园池》,苏轼皆依题和之。

根据宋代学者家诚之所编的《石室先生年谱》中“先生赴洋州,在熙宁八年秋冬之交,至丁巳秋任满还京”的记述,可知文与可守洋州是在1075年—1076年(熙宁八年至九年),其时正是苏轼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时期。

  • 赏析

文与可的《筼筜谷》诗的原文是:“千舆翠羽盖,万铸绿沈枪。定有葛陂种,不知何处藏。”大意是说,谷中竹林繁茂,俯看,犹如千万顶碧翠的车盖;平视,宛似武库架上矗立的万杆长枪。其中定有葛陂湖中化龙的神竹,只是难以找到它藏身之所。葛陂湖,在今河南新蔡县北,相传后汉汝南人费长房学道十年而归,受师命投竹杖于湖中,化为飞龙,于是百怪不生,水物灵异。文与可的诗写出了筼筜谷茂...

展开全部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