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白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前两联先以云雨寄兴,描写雨中白帝内外、高山江水的景象,暗写时代的动乱,实际是为展现后面那个腥风血雨中的社会面貌作铺垫。后两联抒写雨后感受,借萧条的原野和遭到洗劫的荒村,反映了在横征暴敛、兵连祸结的战乱时代人民的那种悲伤苦痛的生活情绪,充满着郁愤不平之气。这是一首拗体诗,诗中融入了古调或民歌的风格,意境变化参差错落,大开大阖。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6年
创作背景
《白帝》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期间。当时西川军阀混战,烽烟不断,吐蕃也不断入侵蜀地。诗人亲眼目睹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极端痛苦,内心充满了忧愁。于是,站在白帝城上,望着到处流浪的百姓,诗人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相关诗词
-
《和萧侍御监祭白帝城西村寺斋沐览镜有怀吏部孟员外并见赠》拼音版
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轩裳烦吏职,风物动心期。清镜开尘匣,华簪指发丝。南宫有高步,岁晏岂磷缁。
-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其八·赤甲》拼音版
赤甲城连白帝城,子阳曾向此屯兵。区区板筑徒劳耳,尚赤由来是汉营。
-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其六·石笋》拼音版
白帝祠前石笋三,根连滟滪立相参。不知此石能言否,往事应同老柏谈。
-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其一·瞿唐》拼音版
七日重来白帝城,劳生远宦厌将迎。瞿唐莫下今宜下,兴逐渔舟一叶轻。
-
《白帝祠一绝》拼音版
瞿塘峡口江声急,古木阴中白帝祠。犹有馀灵凭险阻,往来舟楫祷安危。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十·配帝舞》拼音版
金行秋令,白帝朱宣。司正五雉,歌庸九川。执文之德,对越彼天。介以福祉,君子万年。
-
《白帝城》拼音版
孤城崭岩枕鱼复,四面皆山少平陆。白盐赤甲近相峙,下控荆蛮上巴蜀。赤符天子中兴时,乃是公孙子阳筑。跃马成都僭称帝,隗嚣虽附非心服。回首英雄草头露,城下瞿塘险如故。孔明八阵尚依然,千载犹疑鬼神护。经过半是南迁客,蹑磴扪萝览陈迹。不知何...
-
《白帝城》拼音版
江雨霏霏白帝城,秋草未枯春草生。古来战垒如云横,万里瞿塘断人行。至今三峡路峥嵘,时清不见更屯兵。荒凉废堞没春耕,但见牛羊日西平。
-
《白帝城月下在路》拼音版
马体汗如雨,余应有苦辛。独支天外路,易困斗南人。乳虎游斜日,苍猿聒暮春。那期故国月,白帝照悬鹑。
-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其三》拼音版
临颖美人在白帝,日暮千峰转迢递。淡妆浓抹总相宜,彩毫应染炉烟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