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寻寻觅觅(1),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乍暖还寒(3)时候,最难将息(4)。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5)、晚(6)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1),如今有谁堪(2)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4)得黑!梧桐更兼细雨(5),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6),怎一个愁字了得!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的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小提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 作品别称秋词·声声慢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声声慢
- 创作年代1129年
创作背景
《声声慢·寻寻觅觅》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相关诗词
-
声声慢·高寒户牖
...换却,处处堪伤。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
声声慢·催雪
风声从臾,云意商量,连朝滕六迟疑。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熔脂。问剪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休被...
-
声声慢·题姜晓泉埙听秋仕女图
...松钗,烟苏石发,深深庭院良宵。有约吟秋,婵娟大小双乔。妆楼乍过新雁,语西风、罗带凉飘。虚籁警,正蛩帘梦坠,麝炷心焦。还问声来何处,恁无情偏感,似醉难销。人自工愁,非关梧叶芭蕉。冰丝夜长慢理,借商音、闲谱离骚。幽思远,望青天、银汉影高。
-
声声慢·风雨通宵,篱菊损败,感叹成咏
亭亭素艳,恻恻孤芳,禁他风雨摧残。老圃秋容,争信晚节艰难。东篱惯招旧隐,记金英、簪鬓曾看。寻步屧,甚啼螀坏壁,怨语更阑。还是题糕人在,奈子安序冷,元亮吟悭。梦远湘皋,谁念楚些哀弹。重阴望中未解,寄清愁、何处南山。松径里,愿香心、同保岁寒。
-
声声慢·晨起踏雪诣向亭
街长帽侧,径滑筇扶,斜风乍见飞绵。款竹门深,还更一笑相看。朝来玉楼冻合,怪尖叉、瘦耸吟肩。闲趣好,但尘襟泥酒,醉墨涂笺。容易烟云过也,甚鸿泥爪印,倦旅依然。冷落诗囊,谁念岁晚长安。冰霜待寻伴侣,只孤琴消得清寒。似梦里,又梅花、开了故山。
-
声声慢·钩藤碍屐
钩藤碍屐,带草牵衣,循途恰转回塘。镜曲幽寻,疏磬渐引云房。翛然半郊半郭,浣尘缨、惯咏沧浪。听醉语,只山僧一笑,识我清狂。回首前游几日,又西风吹换,石冷苔荒。倦柳依依,犹恋澹薄秋光。沙鸥漫留后约,怕重来、老却斜阳。归未得,但凭高、远睨旧乡。
-
清平乐·忆梅
寻寻觅觅。竹外人孤立。砑粉银笺题又湿。冷却翠禽消息。旧时芳讯依然。而今幽恨年年。一笛绮窗归梦,故山无奈春寒。
-
声声慢·袁江感怀赠江佩之
...血,泣寒沙、磷火青芜。频怅惘、似苏台舞罢,太息句吴。恨指堤边髡柳,问征人、别后还有春无?昔日笙歌,付与鬼唱呜呜。休怨鹧鸪声苦,倚纯钩、犹紧珊瑚。君不见,抱枯枝、啼杀夜乌。
-
声声慢·秋情
重重觅觅。坐坐行行,朝朝暮暮戚戚。万叶飞黄秋意,早传消息。还添暗恨几许,有冷砧、和笳声急。向耳畔,诉幽情,此味阿谁能识。蛩地鸿天愁积。冷露湿,篱花几回攀摘。未雨云沉,竹径已先觉黑。银壶更催漏点,隔帘听、隐隐...
-
声声慢·笙簧缭绕
笙簧缭绕,书鼓声喧,佳人对舞绣帘前。高卷铺衬,广列华筵。人人献香祝寿,捧流霞,永庆高年。名香爇,睹重重华盖,金兽喷烟。一愿皇恩频降,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