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思美人
〔先秦〕
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曛黄以为期。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解扁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冯而不竢。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九章·思美人》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九章》中的一篇。此诗写追慕先贤,感慨时世,劝谏君王,希望君王不重蹈历史覆辙,努力振兴楚国,表达了作者坚守节操、不变节从俗的决心。其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是思君、爱君,而思君、爱君之中又带有怨君、待君之意。全诗以香草美人为主要意象,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大胆地将地上与天国、人间与仙境、历史与现实等有机地融合一体,让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一起,想像奇特,神思飞扬,堪称一篇浪漫主义文学佳作。
- 作品出处楚辞
- 文学体裁骚体诗
- 创作年代战国末期
创作背景
《九章·思美人》此诗当为屈原于江南放逐途中所作,其创作时间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创作于楚怀王时期屈原被流放于汉北之时。如王逸《楚辞章句》释美人为楚怀王,旧注多随之。林云铭《楚辞灯》说:“兹以其文考之,如《惜诵》乃怀王见疏之后,又进言得罪,然亦未放。次《思美人》《抽思》,乃进言得罪后,怀王置之于外。其称造都为南行,称朝臣为南人,置在汉北无疑。”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此诗当作于楚顷襄王时期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时。如汤漳平楚辞译著本将此诗中的“江夏”注释为“长江和夏水”,而此地属于屈原在楚顷襄王时期被流放的江南地区。
相关诗词
-
野有梅思君子也君子在野感物而托兴焉
野有梅,山有璞。岁将晏兮,微霰初落。我思美人,如玉追琢。山有璞,野有梅。岁云暮矣,飞雪皑皑。美人既见,我心孔谐。吁嗟美人兮,赠我以琼英。酬以佩玦,聊结中情。愿守贞白,毋渝初盟。
-
豫章王集大成惠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八诗谢以五字
孤嗜难众悦,今听非昔弦。美人西山秀,蕨茹饮涧泉。雪蓑韫明月,冰棹刺野船。宝祲耿不掩,球声忽复珊。闻者已瞠若,鬻之谅悠然。良瑰彼何憎,击缶俗所便。老我讵能聪,妙音误至前。古人子所思,而我岂古贤。借不满子赏,能不聊子叹。故家富彦士,梧竹映芝兰。紫馀乃祖橐...
-
有所思
有所思,思美人。畴昔见之鲁东门,颜如苕华发玄鬒。罗裙翠袖翩若云,膏沐芳馥口吐芬。众人求之心匪亲,自成缱绻独予勤。弹弦哀吟妙入神,三星在户夕向昏。谓我车来泗之津,临行赠我帨与巾。胡为一别今三春,思而莫见我心棼。揽衣出门仰苍旻,北风萧萧雁南宾。牵牛织女东西陈...
-
汉铙歌十八首·其十·有所思
...彼游,路途险且艰。弱水不容舟,三山郁㠝岏。宫阙冠巨鳌,遥遥极青天。美人在其上,三山高以寒。我为钓巨鳌,截竹为长竿。持竿坐沧海,大水何漫漫。巨鳌牵不动,但见一双鲤鱼遥堕青云端。呼童剖此鲤,中有美人尺素翰。前有长相思,后有劝加餐。徘徊感此意,踯躅不能言。
-
思美人赋
...日憔悴而无聊。伤旧会之莫续兮,乱愁绪而难抽。蝼蚁纷其见制兮,鸱鸮厉而与仇。志沈菀而不扬兮,思蹇产而无遒。愿一见以有明兮,徒仰视夫天高。羌葑菲之陋质兮,曾何美之可侜。彼众舌之簧鼓兮,乃诞幻而为诪。纷总总之得志兮,率追曲以是求。吾独连蹇而不偶兮,实...
-
汉宫春·思美人兮
思美人兮。又回风萧瑟,林影参差。蝉声在树,凄怨齐女何时。西山避面,怕愁吟逗入愁眉。已看到,落霞千里,萧瑟暮鸟空枝。煞是冥鸿云外...
-
至顺初上尝御奎章阁太禧使明理董阿中书左丞赵世安大司农卿哈剌八儿侍上从容询求江南之士臣九思以韩性张翥应诏上曰俟修皇朝经世大
二美人间少,胡为沧海涯。文章联璧贵,声誉九重知。宣室今无召,丘园谩有诗。苍梧云叆叆,回首泪空垂。
-
余旧为顾长卿作梅竹图明年其弟仲瑛于姚子章席上索题遂成口号云
晴雪禁梅蕊,春风袅竹枝。美人应失笑,记得捲帘时。
-
中庸·第三十三章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
-
中庸·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