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喜见外弟又言别》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全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
创作背景
《喜见外弟又言别》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唐代自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至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结束,旋即大大小小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延续到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785年)才大体告一段落,历时三十年。此诗就是在这种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内兄见招夜坐言别
到门忽自识,客舍早梅开。凛岁偶相似,清芬又不摧。江风飘月上,河汉倒烟来。长孺亦为郡,当时许召回。
-
耿曼老将命乡邦见过匆遽言别复作诗送之
我方退老湖山上,混迹渔樵甘放浪。亲旧凋零会面稀,与君亦复成疏旷。何期拥节到乡邦,得得驱车肯迂访。开门倒屣笑相迎,尽室欢欣无此况。湖光山色似争辉,两眼韶华更骀荡。伸眉抵掌话中肠,正好花前倒春酿。胡为欲去挽不留,忍把阳关容易唱。嗟乎来日苦无多,况是频年婴拙恙。兴来亦欲强登临,龙钟未免扶藜杖。目前衰飒已如斯,宁保明年见花放。而今花下幸逢君,岂容不尽长鲸量。如君志尚迥不群,治行既高心且壮。方当圣主急搜扬,为斫岂应遗巧匠。会看唾手取功名,尽展才猷结旒纩。出处从今不复齐,尊酒何由更相向。临期一醉尚何辞,后夜月明空怅望。
-
新安洪生通今郑州守有约之少子乡进士远之弟而予兄汀州贰守克和之婿也来京师从人受春秋学日以成岁暮欲将往省于郑且南还入郡学以俟
綵衣遥向郑州城,书剑还为故国行。官邸冬温先季子,京闱秋试待诸生。匆匆立马辞乡丈,草草传觞愧馆甥。但喜家声常不坠,一门难弟又难兄。
-
乱后喜见诸弟
相看悲喜集,未语各潸然。聚首忽今日,惊心忆去年。人情秋后叶,老景夕阳天。世乱归难必,生逢亦可怜。
-
送林别驾之南康
...忆从太学诵君文,落地珠玑江动色。吴门梦寐驰停云,燕台杯酒共明月。明月高高还照人,一从离合几圆缺。那知此会不可常,仆夫在门又言别。是时江云凝不飞,冻雨霏霏半成雪。玉树临风不可扳,琪花著草真堪折。折赠难将一段情,强写新诗手欲裂。长材政理良不难,伫听佳...
-
别赋
...,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惟尊酒兮叙悲...
-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李师师外传
...。寅怜其女,乃为舍身宝光寺。女时方知孩笑。一老僧目之曰:“此何地,尔亦来耶?”女至是忽啼,僧为摩其顶,啼乃止。寅窃喜曰:“是女真佛弟子。”为佛弟子者,俗呼为师,故名之曰师师。师师方四岁,寅犯罪击狱死。师师无所归,有娼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
-
七言古体诗一章共二十四韵不揣芜陋录送郑彦彬赴王驸马都尉馆时兄彦昭亦寓闽中
...喜镇闽海,走币遥遥千里外。谁言坐冷客无毡,悬榻尘凝久相待。于焉判袂不可留,青山绿水增离愁。橐金曾为陆贾赆,蛮音椎结今南州。气候炎蒸异中土,严霜虐雪何曾睹。椰子酒残焚鹧鸪,荔支雨歇啼鹦鹉。主宾相见情愈深,洗尽别来慕蔺心。有时觅句月窥户,几度谈经风满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