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矶
〔南北朝〕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树叶纷纷而落,江边渡口寒冷凄清,大雁南飞,北风呼啸着将秋天送来。
临流断商弦(1),瞰川悲棹讴(2)。
面对江流,因情绪激动而弹断琴弦,俯视逝水,因船夫之歌而引发伤悲。
适郢(1)无东辕,还夏(2)有西浮。
没有前往江陵的车,但有西浮夏口之船。
三崖(1)隐丹磴,九派(2)引沧流(3)。
江宁山上的红色石阶隐蔽不见,长江的众多支派引来暗绿色的水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2)。
感受着湘别、泪竹的传说,怀想着游女弄珠的故事。
岂伊药饵(1)泰,得夺旅人忧。
怎么能因为音乐与饮食而感到快乐,从而忘记旅人心中的无穷悲愁。
小提示:鲍照《登黄鹤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黄鹤矶》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头二句写登黄鹤矶所见景物,点明季节。中间六句写登上黄鹤矶所见的景物,围绕“悲”字而写,运用典故,一方面暗示离别家乡之悲伤,另一方面表示意外的奇遇实属茫然,留给自己的终将是深深的遗憾。最后二句,点明愁苦的心情,照应上文的断弦、悲歌。这首诗对仗工稳,遣词造句也形象生动,蕴藉含蓄。
- 作品出处鲍参军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刘宋大明六年(462年)秋,孝武帝刘骏第七子刘子顼为荆州刺史,出镇江陵(今湖北江陵),诗人以子顼征虏将军府参军随赴荆州任所,途中行经武昌(今湖北武昌),登黄鹤矶,为表达当时离别家乡的悲愁和倦于奔波的愁苦心情,写下了《登黄鹤矶》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登黄鹤楼·其一
东下万里水,此山横一楼。岷峨大江堑,汉沔古时州。仙者已黄鹤,野人空白鸥。吾将携铁笛,吹破四天秋。
-
登黄鹤楼
凭栏瞰碧流,拍手招黄鹤。黄鹤去不来,白云满城郭。怅望鹦鹉洲,狂生不可作。曹瞒尚忌才,黄祖奚堪托。文高竟杀身,身后名寂寞。祗遗旧江山,千载恒如昨。
-
登黄鹤楼
晚晴扶醉一登楼,吴楚衣冠叹昔游。黄鹤不来人事异,白云飞尽古今愁。石亭落日迷芳草,湓浦西风送客舟。极目故园何处是,蒹葭零落满汀洲。
-
登黄鹤楼
黄鹤仙人不少留,洲名鹦鹉更堪愁。三湘登眺还吾辈,千古江山独此楼。汉口夕阳衔远岫,武昌寒郭浸春流。烧痕满地闲生感,回首烽烟野戍秋。携壶凭槛塞云横,怀古荆门镇重兵...
-
登黄鹤楼
...若争渡,一一卷上朱帘钩。更衣不觉春寒小,凭栏但见春光好。梅花吹罢柳条生,玉笛一声青未了。楚客登高望故乡,遥看一线明潇湘。忽闻万里叫鸿鹄,归心顿欲过衡阳。登楼也识非吾土,题诗何必忘吾语。崔郎自古我自今,捶碎空拳终不武。少年五度泛晴川,曾吟七字追狂...
-
登黄鹤楼歌
...江上溯楚江头。滕王高阁吟罢又千里,瞥见黄鹤缥缈之飞楼。片帆截江入汉水,汉皋投迹聊淹留。黄梅一雨遂积月,空江雾塞无时收。楼中仙客怪我溷尘市,胡不破浪拿扁舟。朝来天宇放霁色,挂席那畏冲迅流。欻然风利得仙助,摇瞬已自登瀛洲。振衣上更上,眼底何泱漭。岷峨万...
-
登黄鹤楼
我欲乘黄鹤,飘然物外游。槛前怀古泪,且为祢衡收。
-
登黄鹤楼
黄鹤高楼郡城外,黄鹤去后曾来不。江山万古复万古,草木一秋仍一秋。崔颢有诗人少和,仲宣无事何多忧。呼童携我船内酒,来此邀取仙人讴。
-
登黄鹤楼作
望里山川是楚乡,美人何处水茫茫。祢衡作客留江夏,赵壹辞家出汉阳。鹤去未知芳草暗,雁来先觉白云凉。倚楼无限西风意,堪与千秋一断肠。
-
登黄鹤楼历枣亭瞻纯阳画像
地辟神仙宅,层楼起百寻。估帆飞日脚,渔火逗波心。秋尽枫如醉,丹成枣是林。漫传黄鹤去,玉笛有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