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出郊
〔宋〕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1)雨脚微(2)。
太阳将出而未出的时分,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细雨霏霏。
天忽作晴山卷幔(1),云犹含态石披衣。
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村落间到处听到黄鹂啭鸣,麦垅间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飞。
谁似(1)田家知此乐(2),呼儿吹笛跨牛归?
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招呼儿童骑牛吹笛把家归。
小提示: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二月二日出郊》是宋代诗人王庭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出了太阳未出时山城在雾中的特有景色;颔联写雾消天晴之景;颈联是近景,黄鹂语,紫燕飞,一片春日生机;尾联从物写到人,用鸟类逢春之乐,衬托田家早耕归来的愉快心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写景生动,状物细致,写作手法含蓄,用语极工稳。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唐宋时,二月二日兴踏青出游。《二月二日出郊》此诗即作者二月二日出城郊游,于途中见初春景色,触景生情而作。具体创作年份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