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谢叠山先生遗琴武林吴氏得之绘图传示为之作歌
〔清〕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
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
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
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
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
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
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
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
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
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
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谢叠山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倚歌以饯·其一
皇天久矣眼垂青,盼盼先生此一行。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诚关鲁重轻。白骨青山如得所,何消儿女哭清明。
-
潘宅菖蒲歌用谢叠山先生韵
...,笑谈彷佛成珠庭。清香一吸九窍洁,饱德不使饥肠鸣。窗间娟娟晓凝翠,耳畔蓛蔌寒流声。我闻长生有奇术,便宜寡欲遗尘缨。我婴旧感浪作赋,种鱼细事空传经。何如白头梅子贞,饮芳嚼秀三千龄。眇观寰海一杯小,半夜梦落青云城。我言虽狂有至理,世人闻此猜而惊。潘夫...
-
谢叠山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倚歌以饯·其二
襄汉无人替一肩,遂令杞国坠青天。是谁铸此一大错,此事公知三十年。尽爱中都为宰相,岂知上界有神仙。纵饶不返南飞翼,也合津桥化血鹃。
-
送叠山先生北行
流落崎岖二十年,几回洒血杜鹃前。一双芒屦乾坤窄,万古丹心日月悬。案上灵龟元不食,樊中孤鹤且安眠。逃名不得名终在,行止非人亦有天。
-
赠叠山先生
后土茫茫两屩行,纲常事重此身轻。大江有士一人半,千载见君双眼明。俯仰元无愧今古,英雄何必尽公卿。早知莫卖成都卜,省得人知大隐名。
-
王病山先生遗榇归蜀感赋二首·其二
醰醰二老爱王朱,空谷偕来兴不孤。下榻谈深非世味,付谁别后感西湖。死生宁顺庸关虑,悲愤人天岂异途。耆旧因依回首尽,残年残泪尚难枯。
-
和叠山先生韵·其一
万叠青山只么青,从容时止又时行。斯文未丧予何畏,举世随流我独清。日月精忠今古在,丘山道义死生轻。吾翁铁脊文翁似,无愧渊明与孔明。
-
送叠山先生北行
打硬修行三十年,如今订验是儒仙。人皆屈膝甘为下,公独高声骂向前。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一文钱。到头毕竟全清节,留取芳名万古传。
-
和叠山先生韵
希武何意出山中,心事当年汉卧龙。行止但凭天作主,别离初不泪沾胸。定知晚菊能存节,未必寒松肯受封。大义昭明千载事,前程尽更好从容。
-
和叠山先生韵
山色愁予渺渺青,平生心事杜鹃行。霜饕雪虐天终定,岁晚江空冰自清。肩上纲常千古重,眼前荣辱一毫轻。离明坤顺文箕事,此是先生素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