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
平林(1)广野(2)骑台(3)荒,山寺(4)钟鸣报夕阳。
原野空旷,平林漠漠,戏马台一片荒凉;深山古寺,夕阳返照,钟声报告已是黄昏时光。
人事(1)自生(2)今日意(3),寒花(4)只作去年香。
人事变幻,每逢重阳,便有万千思绪;年年岁岁,菊花开放,依旧阵阵寒香。
巾欹(1)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2)。
头巾倾斜,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语言佳妙,并不碍诗人的铁石心肠。
落木(1)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2)更须忙(3)。
放眼望,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流淌;谁知道,今日里,为政务还得繁忙!
小提示: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后山集》中。诗的首联点出项王戏马台的荒废,钟声中夕阳的西沉,是感喟的触媒。第三、四两联说老境将至,好景不常,应该抓紧时间玩赏风光,多作好诗,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此诗清淡高致、内涵深蕴,是作者诗学杜甫的瘦劲浑厚之作。
- 作品出处后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89年
创作背景
元祐四年(1089年),陈师道在徐州任州学教授,《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这首诗即是在这段时期的一首重阳登高即景抒怀之作。
相关诗词
-
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
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江山信美因人胜,萸菊逢辰满意开。二谢风流今复见,千年留句待公来。
-
唐多令·九日登平山和朱帅干
斜日淡芜烟。重阳又一年。怅垂杨、几度飞绵。只把晴空山色看。多少恨、倩谁笺。沙霭暗中原。横戈谁夜眠。尽今宵、且醉花边。准拟来秋天气好,重把菊、嗅芳妍。
-
摸鱼儿·九日登平山和赵子固帅机
望神京、目断烟草,青天长剑频倚。香街十里朱帘月,空想当年华丽。堪叹处。渺沙霭蒹葭,咿雁声起。平山谩记。怅杨柳春风,晴空栏槛,陈迹总非是。重阳好,红叶黄华满地。良辰美景如此。青油幕府传芳斝,苒苒露琼花气。还更喜。看玉阃规恢,笑骋伊吾志。尘清北冀。便向关洛联镳,巍巍冠佩,麟阁画图里。
-
九日登陈山
灵湫万木锁烟鬟,绝壁扪萝上石关。大海众流环积气,苍龙一雨过前山。清秋摇落三年怨,野菊参差满鬓斑。不为凭高多涕泗,白衣双袖久潺湲。
-
九日登陈山
手扶筇扙蹑山阿,影落澄潭映碧波。日上海潮岚气尽,天连沙漠雁声多。百年人事浮沉外,九日风光瞥眼过。哀角暮凄秋色冷,几回感慨共长歌。
-
九日登青山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 其二
耕道十年无九秋,无田长抱老农愁。因君动我束书感,君子恶居惟下流。
-
次韵张十七九日赠子由
千戈万槊拥笓篱,九日清樽岂复持。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逍遥琼馆真堪羡,取次尘缨未可縻。迨此暇时须痛饮,他年长剑拄君颐。
-
九日登南台·其二
殷勤饷酒山中客,独酌遥知懒独登。一片闲云如可爱,清时谁曰味无能。
-
九日登南台·其一
台高戏马风吹帽,笑口开时插菊归。却忆东山携妓饮,试呼红袖著仙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