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啰唝曲六首》,相传为唐代女诗人刘采春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是抒发离愁的感伤之歌,以商人妇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妻子因丈夫久出不归而在闺中天天思念的情形,表达了女主人公盼望远方夫君早日归来的切切之情。这类诗是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在写法上,这组诗直叙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语言通俗,不事雕琢,纯用白描,刻画人物形象极为传神。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全唐诗》录《啰唝曲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而元稹诗中只说她“能唱”,《云溪友议》则说“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接着举引了她所唱的歌词七首,其中六首五言的与《全唐诗》所录相同,另一首七言的却是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诗人于鹄的《江南曲》。因此,这《啰唝曲》虽是刘采春所唱,却不一定是她所作。胡应麟《诗薮》指出六首中的“四首,工甚,非晚唐调”,并说:“今系采春,非也。”刘采春究竟是不是此曲的作者,难以确证。
相关诗词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四》拼音版
一月复一月,此月又过五。两轮日月何奔忙,百年弹指如虚度。物不迁,还知否。不是佛,亦非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三》拼音版
薰风南来,凉生殿阁。诸佛出身处,昭昭在心目。当机觌面回避无门,只要诸人披襟领略。其或未然,开眼也著,合眼也著。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一四》拼音版
辛未元正有则语,大地无人知落处。屋角山禽破晓啼,为人一一从头举。岁旦无风,甲子不雨。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二○》拼音版
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浪句,截断众流句,三句尽在此。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众眼难瞒,分明举似。
-
《又六首·其一·国子生臣孙育》拼音版
神武威南服,龙舟驾巨涛。廑兵宣略远,定乱禹功高。日彩浮黄钺,云光动赭袍。老臣三稽首,复恐圣躬劳。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八》拼音版
杨岐栗棘蓬,吞著碍喉咙。东山铁馂馅,浑崙苦磝磝。诸人若要省力,不如参一个平实。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一三》拼音版
绿水青山,红尘闹市。一大藏教,满眼满耳。这里有人拣辨得出,入则个个归元,出则无无不是。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一六》拼音版
一年十二月,是腊月年尾。腊月三十日,过了三之二。雪峰昼里夜里,波波挈挈,手不释杓,脚不离地,理会甚底。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一八》拼音版
马师一喝大雄峰,直得三日双耳聋。今日松山聋更甚,半年不复闻鼓钟。依俙钝铁,彷佛顽铜。只好投之火聚中,火馀烜赫地通红。几多错认,鸟啼月落,煜煜晓星明向东。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二四》拼音版
鼓报四更,地摇六震。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三世诸佛立地听。虚空有尽,大道无穷。穷则变,变则通。信手拈将茎草插,琼楼玉殿凌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