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养鱼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的第一段写景写物楚楚动人,池塘环境使人心情旷达,足以抚慰作者内心的忧郁不畅,含蓄地点出他当时身处逆境不得志的状态。第二段借叙养鱼之道,说出了对当时社会奸人当道,正直能人无处安身的愤愤不平。全文写景写情,触景生情,语言简洁明快,主旨点到即止,体现出欧阳修深得古人的春秋笔法。
- 作品出处欧阳文忠公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养鱼记》大约创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是年欧阳修二十六岁,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当时正逢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很多正直之士无法得到重用,欧阳修便是其中一员。在这种背景下,他通过此文道出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
相关诗词
-
《养鱼》拼音版
知此升斗狭,鳣鲟非所容。安知庖所捐,后不成蛟龙。为尔释囚拘,置之清泠中。不有网罟忧,安见拯济功。掉尾一何欢,馀困犹噞喁。孰云我非鱼,正见所乐同。
-
《陆瑁养鱼池》拼音版
何兹水乡士,尚复穿池居。宁知湖上龙,不是渊中鱼。漪澜杳无际,绿净望有馀。寂寞垂竿叟,啸歌方岁除。
-
《奉和施禽鱼食复赓一章》拼音版
南方有国号清凉,人好禽鱼性亦良。在藻日分香积饭,衔花时绕净明床。濠梁孰谓安知乐,大泽吾能不乱行。但得养鱼如养己,相濡仍不似相忘。
-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六·陆瑁养鱼池》拼音版
野人非昔人,亦复水上居。纷纷水中游,岂是昔时鱼。吹波浮还没,竞食糟糠余。吞舟不可见,守此岁月除。
-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六·陆瑁养鱼池》拼音版
林塘岂如昔,尚想昔时居。秋草自鸣鹳,寒波犹戏鱼。纷纭钩饵底,琐碎刀匕馀。任公有奇术,默坐岁几馀。
-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六·陆瑁养鱼池》拼音版
来观瑁湖水,乃是陆生居。春塘草几变,谁脍此中鱼。莫容科斗应,亦有鲁王馀。不随蛟龙飞,神鳖未可除。
-
《寄题须记亭》拼音版
橙橘年年熟,青黄满故枝。坡仙自有见,妙语寄新诗。好处须令记,欲记难为辞。公意非我意,我乐公不知。体会在何所,请观濠上时。
-
《咏鱼》拼音版
弹铗宁因味不兼,养鱼偏爱出藏潜。请看鳞甲凌秋奋,九万名从小鉴添。
-
《摸鱼子·野桥西》拼音版
野桥西、霁岚千叠,攀萝待访深隐。钟鱼记否曾来处,一衲故吾堪认。莲漏紧。任小梦、眠云也觉岩栖稳。芒鞋晓趁。道咫尺龙堂,山灵唤客,一径入秋蚓。还惆怅,早是琼苞香褪...
-
《寄怀丹霞记汝书记》拼音版
壁立千峰不可攀,悬藤垂绠到人间。僧祇茧足多年力,记室科头尽日闲。开槛时临飞鸟背,扶筇定傍夕阳还。随缘且就支公乐,何处高风为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