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清〕
别绪如丝(1)梦不成,那堪孤枕(2)梦边城(3)。
别后的相思之情绵绵不绝,如丝般纷乱,让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更何况好不容易入睡后,竟然还梦到了家乡,使人越发感伤。
因听紫塞(1)三更雨,却忆红楼(2)半夜灯。
起来倾听那边塞半夜的雨声,却回忆起在家中小楼上我们挑灯夜话的情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1)。
认真地书写,对你的思念格外分明,天生的多愁善感使自己变得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1)处,偏到鸳鸯(2)两字冰(3)。
起身用嘴中的热气暖手,将家书封好,偏偏看到“鸳鸯”二字时,心痛又被触动,手又僵了起来。
小提示:纳兰性德《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身在边城孤独不堪。下片是为解相思便写信抒发离愁别怨,结句颇含悠然不尽之意,“鸳鸯两字冰”,化虚为实,深刻地表达了相思的愁苦。全词情真意切,抒发了作者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 作品出处纳兰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于中好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月,纳兰去梭龙勘察,塞上怀远,心念闺中妻子而作。
相关诗词
-
雨中·虚檐疏雨夜深深
虚檐疏雨夜深深,清彻寒窗梦不成。却忆拥蓑篷底宿,静听千点落江声。
-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其七
马头残梦不成酣,似觉薰风为指南。官烛罢烧犹有月,朝衣初脱尚馀岚。回鞭懒赴城东宴,挥麈聊同石上谈。记得曩时曾宿地,翠微深处一禅庵。
-
岁暮感怀贻冯同年中允·其一
谪宦商于郡,闲门车马稀。尘侵书命笔,香散入朝衣。烧尽峰峦出,霜晴木叶飞。夜来天欲雪,寒梦不成归。
-
于中好·当年贺六浑来么
当年贺六浑来么。猛挥戈、尔朱摧破。子升碑下徐郎过。漫嗟赏、无能和。南陈北魏如旋磨。但一片、两片欹卧。草间磊磊苔衣裹。没字石、留人坐。
-
鹧鸪天·锦字书成梦不成
锦字书成梦不成。半怜消瘦半牵情。依依病柳凉逾弱,怯怯秋棠晚更清。烟淡薄,月分明。珠帘微度彩云轻。焚香绣被孤眠夜,肠断花关下锁声。
-
寒夜不寐
朔风无赖搅清眠,败壁残灯共客边。雪色在窗天易曙,更声到枕夜如年。重依凤阙惭尸位,乍别鲈乡忆钓船。幽梦不成魂欲断,无凭身世转茫然。
-
闺梦
清霜飞急漏声迟,遥夜孤帏忆别离。幽梦欲成明月去,却凭何处照相思。
-
别夜·其二
临歧难禁泪如丝,不易相逢易别离。君是事亲侬作妇,此中甘苦有谁知。
-
沁园春·舟中夜雨
冬夜如年,客枕无眠,怎到天明。待数残二十五、寒更点,听馀一百八、晓钟声。雨脚敲篷,滩头激缆,总与离人诉不平。遍闻得,我浚深恨海,砌起愁城。问君何事牵萦。想最苦人间是别情。念千山万水,沈鱼阻雁,一身两地,煼燕煎莺。绣枕痕多,锦衾香冷,意有巫山梦不成。怎撇下...
-
甘州·舍弟仲由于役幽燕,道经上海,信宿而别
正潇潇、暮雨作新秋,西风动江城。对当窗明烛,匡床碎语,浊醑深擎。别绪丝丝未理,津鼓促征程。帘外飞鸿过,寒阵初惊。姜被当年重认,渺故园一角,梦委荒荆。问天涯投老,踪迹几回并。望长安、浮云千态,幻海波、愁蔽晚山青。伤高泪,劝须臾忍,休洒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