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二首(其二)
〔两汉〕
周西伯昌(1),怀此圣德(2)。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脩奉贡献(1),臣节(2)不坠(3)。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见赦原(1),赐之斧钺,得使征伐(2)。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
为仲尼所称(1),达及德行,犹奉事殷(2),论叙其美。
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1)。
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1),民受其恩。
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百姓深受恩惠,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
小白(1)不敢尔,天威(2)在颜(3)咫尺。
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1)。
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隆重。
卢弓矢千(1),虎贲三百人。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威名八方全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
河阳(1)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佯称周王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小提示: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是第二首,表明作者在有生之年只效法周文王姬昌,绝不作晋文公重耳,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迹,使他的内外政敌都无懈可击。这两首诗是政治性很强的作品,而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中。
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名作之一。
相关诗词
-
焉耆行二首·其二
焉耆山下春雪晴,莽莽惟有蒺藜生。射麋食肉饮其血,五谷自古惟闻名。樵苏切莫近亭障,将军卧护真长城。十年牛马向南睡,知是中原今太平。
-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二
绿酒盎盎盈芳樽,清歌袅袅留行云。美人千金织宝裙,水沉龙脑作燎焚。问君胡为惨不乐,四纪妖氛暗幽朔。诸人但欲口击贼,茫茫九原谁可作。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华堂乐饮自有时,少待擒胡献天子。
-
溪行二首·其二
冒雨牵何急,争风力不馀。逢人问虚市,计日买薪蔬。烟寺高幡出,山畬一老锄。枕书醒醉里,短发不曾梳。
-
武宗挽歌词二首·其二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
次韵潘端叔送行二首 其二
君言不为诗,乃有如许味。诗亦何与人,政恐伤吾气。中怀松柏坚,外暴丹雘塈。君虽不我语,我亦长自畏。不惟费口颊,政尔悲肠胃。良由习未除,匪是真为贵。君言固邹鲁,君笔犹汉魏。绝倒岂自文,善谑非加诽。赠言要有益,佩服当无既。胜私与致果,曰克仍曰毅。曾闻郑渠凿,终有秦亩溉。闵闵望其成,悠悠勿虚费。
-
田家行二首 其二
江东闻田歌,湖北听田鼓。鼓声于以相疾徐,歌调因之慰劳苦。东山丝竹仍携妓,风月鸣蛙胜鼓吹。何如田鼓与田歌,乌乌坎坎安而和。
-
次韵何学谕送行二首·其二
湖山迎客棹,触目总宜诗。回首蓬莱近,平生汗漫期。衰年得奇观,往事属怀思。何日鸱夷去,扁舟共翠眉。
-
次韵吴江陈学长送行二首·其二
白首诗书未亢宗,还纡墨绶揖王公。玉堂金马拌身外,法护僧弥且眼中。自诡嘘枯酬雅志,肯从束湿就奇功。垂虹高士知心客,定信襟期出处同。
-
豫章行二首·其二
鸳鸯自用亲,不若比翼连。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
山行二首·其二
春来南涧水初生,鸥鸟逢人自不惊。步绕幽花随树歇,望寻高柳趁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