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全诗写法多变,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登庐山五老峰》此诗作年未详。根据诗的内容推断,似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游览,隐居五老峰下时的作品。詹锳在其《李白诗文系年》一书中,把这首诗列在诗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游襄阳、上庐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
相关诗词
-
《答开先老子万一山》拼音版
庐山五老,招我此行。我琴不鼓,无亏无成。
-
《为伍公矩题画二首·其二》拼音版
荒林野树连高障,青山半出青云上。谁分折水下昆崙,一道垂流几千丈。纷纷短发吹秋风,注目可似青鞋翁。高山流水知音少,却忆庐山五老峰。
-
《重阳后一日登石钟寺》拼音版
渡水闻声见石钟,石钟之上见芙蓉。无多野客乘秋屐,有个僧人制毒龙。鸿影不期黄叶到,菊花那许白云封。一尊须补重阳醉,酌对匡山五老峰。
-
《瑞鹤仙·儗游匡庐先赋此为山灵讯》拼音版
雪晴天子嶂。喜劫后、山灵似人无恙。芙蓉丽仙掌。映湖波遥斗,二姑眉匠。非烟下上。税悬装、萝扃岫幌。坠鬘云、五老峰巅,俯谢世尘清旷。盈望。霞横山带,日照香炉,瀑翻银浪。星宫素氅。骖鹤驾,共来往。问餐霞、仙侣沧江一卧,事影应劳梦想。漫相...
-
《念奴娇·甲子重九庐陵耆宿同登蠃山展谒文山祠遂川警报沓至而返倚平调志感》拼音版
暮江秋老,听严城清角,声断谯门。大壑繁霜琼宇肃,鸿阵飞破停云。境逼高寒,时逢摇落,华发奈清尊。愁孤佳节,旧游无地招魂。回首江海前尘。经行如梦里,诗卷空存。蜀道青天天更远,难问唳鹤哀猿。醉菊依稀,佩萸谁健,愁极欲忘言。县花徒绚,泪淹宿酒襟痕。
-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拼音版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
《登五老峰自一峰二峰至中峰最高处》拼音版
...来,彭蠡派汇天南回。巨川交叉束宇宙,庐山握纽真雄哉。左揽江流蜿蜒如鞶带,右衔湖影滟潋如螺杯。揽带衔杯昂钜首,俯视古今王侯将相,无异蜉蝣与尘埃。昔年我登日观峰,秦皇汉武如梦中。往者又登天子鄣,轩辕炼丹无乃妄。又曾一登太室颠,北邙漠漠迷林泉。无如此老蟠踞...
-
《遂初庐为观察王公赋》拼音版
我闻匡庐乃在星渚中,叠嶂层岩几万重。香炉倒影三梁石,瀑布斜飞五老峰。白鹿洞前瑶草拾,苍翠明霞隐朝日。习静偏宜长者车,清幽也是神仙窟。中有风流王使君,诛茅结胜傍流云。流云不驻千峰色,閒坐推窗静里分。凌云紫气三千丈,隆隆直逼西京上。出山不减入山时,更悬天际真人...
-
《同李御史徐副使登庐山道中作》拼音版
...灵自识神仙域。探灵劳顿登,扪险损心情。苍崖忽转万仞仄,瀑水散落千岩声。岩深生夏寒,涧复埋昼雾。幽花不记新,断石偏宜故。时从树底践行云,还向云中辨来路。九派遥音渐细微,群峦下瞰如翔赴。别有青虹照碧川,香炉更在前峰前。凌风挥手招五老,烟霞却在衣衿间。玄...
-
《登匡庐排律二十韵》拼音版
...宫观自隋唐。天池春浸月,瀑布昼飞霜。灵草三花秀,云屏九迭张。名山天地在,隐士姓名扬。披画昔神往,扶筇今兴狂。登临穷绝顶,顾盼尽遐荒。遥酹五老峰,累举千琼觞。回头近北斗,抗手揖东皇。杏林思董奉,丹灶忆旌阳。仙驭日来游,香炉气飘扬。吹笙黄鹤下,倚剑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