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棫朴
〔先秦〕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棫树朴树多茂盛,砍作木柴祭天神。
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周王气度美无伦,群臣簇拥左右跟。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周王气度美无伦,左右群臣璋瓒捧。
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手捧璋瓒仪容壮,国士得体是贤俊。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
船行泾河波声碎,众人举桨齐划水。
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周王出发去远征,六军前进紧相随。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宽广银河漫无边,光带灿烂贯高天。
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万寿无疆我周王,培养人材谋虑全。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琢磨良材刻纹花,如金如玉品质佳。
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勤勉不已我周王,统治天下理国家。
小提示:诗经《大雅·棫朴》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大雅·棫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歌颂周文王郊祭天神后领兵伐崇的诗。全诗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是以众望所归来烘托周王的话,后两章转为直接的歌颂,歌颂周文王仪态端庄,用人得当,征伐诸侯,治理四方。
创作背景
此诗是《大雅》的第四篇,与前三篇一样,也是赞美周王的作品。但赞美的究竟是哪一位,却不像前三篇那样具体有所指,只是因为诗中提到“周王寿考”,而传说周文王活了九十七岁,所以历来认为非文王莫属。关于此诗的主旨,历代学者看法很不一致,主要有两种意见。《毛诗序》云:“《棫朴》,文王能官人也。”“官人”语出《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意谓善于选取人才并授以适当官职。而姚际恒《诗经通论》则曰:“此言文王能作士也。小序谓‘文王能官人’,差些,盖袭《左传》释《卷耳》之说。”“作士”一语直接取自此诗的“遐不作人”。孔颖达疏:“作人者,变旧造新之辞。”朱熹《诗集传》:“作人,谓变化鼓舞之也。”概而言之,即为培育造就人才及鼓舞振作人心。其实这两种意见并无大异,小序着眼的是前三章,故得出“官人”的结论,姚氏着眼的是后二章,故得出“作士”的结论。“官人”也罢,“作士”也罢,都离不开周王的盛德。
相关诗词
-
大雅·皇矣
...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维此王季,...
-
减字浣溪沙·彩笔能扶大雅轮
彩笔能扶大雅轮,周情柳思更无伦。偶于疏处见苏辛。结习尽同成二我,多情不薄到今人。软红门外亦珠尘。
-
天历初元京师之变大兴军旅中外皇皇遄闻顺附诛放奸臣朝廷清明海宇宁一皇帝神圣郊天告庙躬行典礼酬功报力恩泽周溥大宥涤濯仁施滂沛
...塘朝潋滟,花坞夕模糊。酬酢频倾倒,绸缪极燕娱。时方登俊乂,人自屏奸谀。济济星辰履,茫茫造化枢。词场尊贾马,艺苑薄杨卢。大雅风仍朴,群黎俗不渝。栖岩思矫首,报国誓捐躯。丕显传千载,重光耀八区。封功登泰华,铭刻到衡巫。可谓巍巍矣,真能郁郁乎。丘园思孔...
-
汪大雅善隶书诗以赠之
汉隶变秦石,中郎实云祖。浑浑元气运,生意蓄未吐。钟梁已小变,唐遂失其武。迨元数公起,精妙可追古。凤翥与鸾翔,烂然照中土。老成既凋谢,来者或未睹。纷纷欲争高,往往背前矩。峭刻少浑成,痴肥乏筋膂。收敛类畏缩,轩张或伤怒。规矩事模仿,又若优孟舞。汪君忽杰立,落笔蔡为主。见此神骨全,真若古钟吕。美玉出荆璞,明珠还合浦。况当文物新,制作方并举。纪常勒钟鼎,封岱禅梁甫。大书与特书,执笔当俟子。具兹华国文,名已登天府。
-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其一
德齿明时冠,诗书正派深。修名在原隰,雅志已山林。眼历四朝事,神交千圣心。老成天不憖,大雅有遗音。
-
宫词·其八十
雅乐方兴大晟谐,均调律吕贯三才。广庭度曲笙镛间,羽翮翱翔赴节来。
-
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其八·龙跃大雅
龙跃戎府,玉耀蕃宫。岁淹豫野,玺属嫔中。江波澈映,石柏开文。观毓花蕊,楼凝景云。白乌三获,甘液再呈。嘉穟表沃,连理协成。德充动物,道积通神。宋业允大,灵瑞方臻。
-
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其十二·昭夏乐
玄黄覆载,元首照临。合德致礼,有契其心。敬申事阕,絜诚共报。玉帛载升,棫朴斯燎。寥廓幽暧,播以馨香。皇灵惟监,降福无疆。
-
奉托俞宜黄访求危太朴集并属蒋萧二同年及长城吴博士
昔年宋学士,尝称太朴文。独力撑颓宇,清响薄高云。余少略见之,讽诵每欣欣。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芬。如欲复大雅,斯人真可群。苟非知音赏,宋公安肯云?嗟乎轻薄子,狂吠方狺狺。惜哉简帙亡,家簏少所蕴。徒为尝一脔,盈鼎未有分。四贤宦游地...
-
大雅堂
...山川行,莫测何能然。不知其谁知,软语黄庭坚。庭坚语弗软,壮折滟滪颠。尽写剑硖诗,不数金薤篇。密付草玄后,夜光寒烛天。扁作大雅堂,醉墨犹明鲜。至今百岁后,此意惟心传。炎宋诸王孙,传癖不复痊。闭户阅宗派,尚友清社贤。吕韩俨前列,芳蜡然金莲。三洪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