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十二句,描绘出唐军声势之壮,蕴含着诗人对唐军的祝愿,对胜利的信心,对国家的希望;第二部分十二句,承上而来,刻画出诗人平叛复仇决心之坚定,可惜岁月蹉跎,中道病还,诗人发出愤恨交加的哀鸣;第三部分十四句,述说诗人“天夺壮士志”的苦痛与愤怒,最后描绘金陵留别的场面,表现了诗人孤独冷落的心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风格沉郁悲凉,与李白另一些跳跃性极强的诗篇不同,也与李白大部分诗歌的豪放飘逸风格不同。
创作背景
此诗一般认为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李白本欲从军、半道病还离别金陵时作。安旗在《李白诗秘要》中记载:“本篇,王琦以及当代诸家皆系于上元二年,其根据无非是李光弼出镇临淮在上元二年五月入朝奉诏后。然光弼出镇之时,非即太白从军之日也。自诗题及诗中所言时事观之,太白闻讯时,光弼已自临淮北上彭城,且已在解宋州之围之后,除继续扫清安史残余外,复又已分兵遣将讨伐袁晁。晁之乱虽非始于本年,然其攻陷台州,并建元宝胜,则其时已近本年。”李光弼上元二年五月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荆南、浙江等八道节度使,出镇临淮。是年秋李白往投李光弼,半道因病而止,还于金陵,与金陵群官辞别他往,诗当作于是年之秋。或谓李光弼出征东南系指宝应元年(762)秋平浙江袁晁之乱,而李白从军未果,金陵辞别后往依族叔李阳冰,诗当作于宝应元年。此诗对于考察李白晚年行迹与思想非常重要。
相关诗词
-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拼音版
...计长江边。危苦惜颓光,金波忽三圆。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或弄宛溪月,虚舟信洄沿。颜公二十万,尽付酒家钱。兴发每取之,聊向醉中仙。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下马不作威,冰壶照清川。霜眉邑中叟,皆美太守贤...
-
《寄崔侍御》拼音版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拼音版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
《游敬亭寄崔侍御》拼音版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视鸳鸯群,饮啄自鸣跃。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
《酬崔侍御》拼音版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拼音版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沈一会中。刘放未归鸡树老,邹阳新去兔园空。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
《眼儿媚·玉骢惯忆凤城东》拼音版
玉骢惯忆凤城东,春事梦云中。无端抛撇,昨宵微雨,今夜狂风。多愁多病还多别,归计况匆匆。今年花落,明年花发,知复谁同。
-
《送崔侍御赴京》拼音版
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
《送崔侍御入朝》拼音版
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旧国逢芳草,青云见故人。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相送临京口,停桡泪满巾。
-
《留别毗陵诸公》拼音版
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北固滩声满,南徐草色闲。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