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剪梅·中秋元月》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于中秋之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忆曾经在一个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丛中,月波花影荡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湿了纱窗,只有蜡烛闪光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只得在烛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该词上下片二、四、六、八句用叠韵,仅首字相异,形成一种特殊的回环的音韵美,读来如口含珠玉,悦耳动听。
- 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一剪梅
创作背景
《一剪梅·中秋元月》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到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具体年份已不可考。
辛弃疾自投南宋以来,从未获得朝廷信任重用,相反屡遭权奸弹劾,一贬再贬,直至削职闲居,无法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辛弃疾借此中秋无月之时,将自己那种欲“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的怨恨,那种报国无门、济世无望、壮志难酬的悲愤全都倾注于问“月”之中,通过该词表达出来。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己未中秋无月》拼音版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桂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
《中秋无月和曾仪吉制干》拼音版
见说琼楼忒煞寒,云衣特地护霄端。也应齿发十分老,自是嫦娥一笑难。此夜不妨留客醉,明年未卜共谁看。归与丘壑无穷趣,何惜相从乐且盘。
-
《中秋无月》拼音版
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
-
《甲辰中秋无月十七夜独皦然达旦》拼音版
老觉人间无一欣,穷阎扫轨谢纷纷。已凭白露洗明月,更遣清风收乱云。栖鹊拣枝寒未稳,断鸿呼伴远犹闻。病羸慵踏梧桐影,倚柱长吟夜向分。
-
《中秋无月宿青弋江晓行新寒》拼音版
新寒催我索衣裘,凉雨凄云总是愁。耐冷素娥今老去,夜来桂殿罢中秋。
-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其二》拼音版
月到中秋故故无,今宵月好莫渠孤。旧传月径圜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
-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其一》拼音版
中秋无月莫尤天,月入秋来夜夜妍。且道今宵明月色,何曾减却半分圜。
-
《中秋无月至十七日晓晴》拼音版
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
《中秋无月呈审知》拼音版
...,痁鬼方见虐。彻曙不得眠,支炉亲煮药。子时过桥来,劳我非赴约。评诗杂精粗,有味胜大嚼。去年中秋月,应候痁复作。少休塘下寺,欲进悲足弱。乔松接修竹,听雨仍落落。徘徊亦忘寐,孤咏同纬络。漂流到今年,高兴属快阁。何期悼亡...
-
《中秋无月戏呈希古年兄》拼音版
放逐江湖一钓舟,萧条故国又逢秋。炎凉始信来如旧,岁月相催逝不留。日落千蛩喧户牖,风高一雁下汀洲。地无积潦蟾华好,谁买新醪作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