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元]韵
- 创作年代元代
相关诗词
-
《送察推贾时以通直郎致仕还荆南》拼音版
秋声起庭端,索索故时语。几人清镜中,鬓发默自许。东邻坐长叹,曰此非吾所。平生困一官,湎若醉醪醑。幸今豁然醒,可以事高举。田园熟瓜芋,茅茨庇风雨。向来避席人,把臂相尔汝。年光虽云暮,犹足送寒暑。斯言不浪酬,即日去幕府。我惟尘世浮,贵贱等逆旅。宽为百年期,形骸一丘土。夫君脱身还,岂不知所处。行矣数珠功,青天走龙虎。
-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拼音版
名遂功成累复轻,鲈鱼因起旧乡情。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冥鸿高举真难事,相送何须泪满缨。
-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拼音版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
-
《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其四》拼音版
涧毛纤细荫青松,会见成仙与化龙。孤屿两峰多臭味,一茎九节异香茸。羡师得句侵澄观,顾我谈经愧叔重。明日还家带沧海,园林小小可能容。
-
《送毛君致仕还乡》拼音版
古人避世事,岂问家有无。但言鸿鹄性,不受樊笼拘。公家昔盛时,阡陌连三衢。仓廪济寒饿,婚嫁营羁孤。千金赴高义,脱手曾须臾。晚为二千石,得不偿所逋。抚掌不复言,但以文字娱。我恨见公迟,冉冉垂霜须。高吟看落笔,剧饮惊倒壶。负罪不自知,适意忘忧虞。忽闻叩天阍,言旋故山庐。朋友不及谋,亲戚亦惊呼。人生各有意,何暇问俗徒。嗟我好奇节,叹公真丈夫。天高片帆远,目断清风徂。惟应东宫保,迎笑相携扶。
-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其二》拼音版
齐鲁元勋古太师,寂寥千载恐无之。昔归暂缩经邦手,复起还当问道时。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孔公灵寿固应在,秋晚香山访佛祠。
-
《送青州签判俞退翁致仕还湖州》拼音版
不作清时言事官,海邦那复久盘桓。早依莲社尘缘少,新就草堂归计安。富贵暂时朝露过,江山故国水精寒。宦游从此知多事,收取《楞伽》静处看。
-
《送少司徒郑公进尚书致仕还闽分韵得水字》拼音版
早年献策明天子,笔底珠玑烂盈纸。便随群彦集瀛洲,还以三长参国史。綵凤聊依垣竹鸣,白驹不为场苗止。坐惭薄技奉周旋,归把遗经究终始。瓮牖前头翠色多,棹歌声外清流驶。李渤方怀少室居,谢安又向东山起。三秋宪节凛冰霜,六馆春风散桃李。已觉忧勤发渐疏,未论冷热官频徙。分务功高计省堂,赐归恩重尚书履。出处孤踪自不群,卷舒妙道谁能揆。巢父真成一段奇,仲翁宁擅西都美。请看龙江出祖时,送行车马如流水。
-
《送顾都御史致仕还乡》拼音版
忆昔与君同射策,两鬓相看如漆黑。流光迅速不可拘,转眼萧萧头总白。君初释褐宰花封,桑麻百里春融融。欻从鹗荐上霄汉,手持玉斧乘青骢。英姿劲气独超绝,不好寻常事容悦。三春柏府凛严霜,六月江南洒飞雪。银台进秩曾几时,擢官都宪蒙主知。四方颙昂想风采,百寮震肃瞻威仪。圣恩优老古无比,一朝敕赐归田里。清名已见重当时,况复光荣善终始。汉家解组有二疏,都门相送多轩车。高风卓卓振寥廓,夹道人称贤大夫。君今高步踵前轨,不使先贤独专美。归来林下更优游,锦绣辉煌照桑梓。蹇予衰老思退休,才薄应惭今尚留。冥鸿何日遂高举,九霄接翼横清秋。
-
《送周职方致仕还乡》拼音版
字水仁山是故乡,先朝簪绂有馀光。道宗茂叔家声远,派接磻州世泽长。分职王门多谏诤,横经泮水育才良。蒹葭己历秋霜老,桃李曾沾化雨香。秩转成均秦博士,名高粉署汉仙郎。握兰久著金闺籍,投老先辞玉笋行。天上正期星北拱,云边惊见雁南翔。五湖归去舟应远,三径行吟菊未荒。昼听松风閒偃仰,夜看萝月自徜徉。二疏汉代高风在,九老香山俗虑忘。此日分携歌白雪,满头素发陋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