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宋〕
大溪面。遥望绣羽(1)冲烟,锦梭(2)飞练。桃花三十六陂(3),鲛(4)宫睡起,娇雷(5)乍转。
滑翔在素白绸缎般的水面。三十六陂溶溶春水,荡动着红桃的花瓣,海底蛟宫的蛰龙,突然惊醒,大睁双眼,划船的号子惊雷般在空际盘旋。
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1)弄晚。
真够迅捷啊。竞渡的船只飞快如箭,号令是彩旗挥舞,还有激荡水面的鼓点。素洁的波澜,冰雪般纷飞四溅。东风吹送蛟宫的腥气,湿漉漉地融入春寒,闲淡淡的烟霏抚摸着傍晚。
洲上青蘋(1)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2),连棹(3)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4),铅香(5)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6)归懒。犹自有、玉龙(7)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8)一片。
新生的青青苹草,长满沙洲汀岸,在这里玩耍斗草,没有人能够发现。但是,一想到屈原沉沙,心啊,就飞向很远很远。斜阳掀起半边天幕,让晚霞落入一马平川,花枝儿更加妩媚,花影儿婆娑散乱。山峦如耸立的屏风,被红霞照得像条醉汉,拥挤的船只棹桨相连,从东岸直到流水的西畔。平静的溪水倒映出红色的栏杆,倒映着万千个红妆闪现出笑靥千万脂艳粉浓的馨香,不断向四周弥漫。傍晚,暝色稀疏,绣帘高卷。翠绿的涟漪轻盈,溪水素洁清浅,笙歌此伏彼起,久久难以消散。折取柳枝插向屋檐,人却迟迟地不愿回还。是谁伴着黄昏暮色,让笛声吹出心中的幽怨。重重的阴云,把楼阁遮暗春季特有的小雨啊,轻轻地洒下一片。
小提示: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作者观看德清清明竞渡比赛,详细介绍了远望、近看龙舟竞赛的感受,岸上、舟中的情景与赛手、看客等人的种种心态,并将当时的气候特色作了点睛般的描述。此词写竞渡从正面、侧面反复渲染,设色鲜妍、形象生动;且按早晚时间顺序展开,从极热闹至曲终人散,款款道来,层次井然,读之有亲临其境之感,自是梦窗词清明词中最为完美的一幅风俗画。
- 作品别称瑞龙吟·大溪面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瑞龙吟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此词写德清清明的划船竞赛。“清明竞渡”言明赛船于清明时节。夏丞焘《唐宋词论丛》:“《韵语阳秋》谓:‘今江浙间竞渡,多用春月。’引沈佺期《三月三日骓州》诗,王绩三月三日赋皆以上已为招屈之时。”此言江浙习俗龙舟竞渡以招屈原之魂是为农历三月,非楚地以五月竞渡,此时正与词题“清明”相合。此词应作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左右。根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是时,吴文英约二十五岁,重游德清(今属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