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牧童词》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前四句侧重描写牧童放牧的辛勤,诗人运用时空的转换扩大诗歌的内蕴。后四句着重描写放牧时的情趣:春雨绵绵,牧童穿行于林中草地,稍有闲暇,便吹响悠扬的芦笛,一会又胡乱地在腰间插满野蒿,恰似利剑,显得英武洒脱,这样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负牛犊了。这种奇思漫想,生动地表现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令人忍俊不禁。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唐朝701—800年,文人学习写民间歌谣的风气已经形成。其主要标志就是学习民间的填词。词和诗,此时在文人眼里区别不大,无非一雅一俗。被收进《花间集》、《尊前集》等词集的《竹枝》、《柳枝》、《浪淘沙》等就是七言绝句。文人写它的目的,也只不过是“馋善歌者扬之”罢了。李涉的这首《牧童词》小诗,正是在模仿民歌的基础上写成,采用的形式和表现的内容十分协调。
相关诗词
-
牧童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
牧童词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
牧童词
我牧不惮远,牧多良苦辛。
-
牧童词
溪水碧,溪上牧童青箬笠。乌犍斜系柳阴中,藉草卧吹三孔笛。横鞭还过饮牛亭,亭边扑扑飞牛虻。雀儿鼓翅虾蟆跳,陂塘水满齐牛腰。归来仍放青山郭,...
-
牧童逮狼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
-
牧牛词
...牛。春风著物百草长,驱牛啮草来沙洲。童知牛性不择草,遇丰茸处俱堪留。乘闲好弄三孔笛,绿杨影里声悠悠。天上日车休轣辘,少待吾牛饱其腹。牛得饱兮安吾心,牛不饱兮愧吾牧。不施鞭朴牛驯扰,顺牛之性无机巧。牛蹄行,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高下陂陀任所之,牛...
-
田家秋日词
...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寒栗挂篱实累累,角田已收枯豆萁。芋魁切玉和作糜,香过邻墙滑流匙。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山下急归吃。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闲未得。
-
牧牛词
二月三月春雨晴,渚田水暖芹芽生。牧童驱牛出原隰,细草青青牛可食。夕阳短笛不见人,吹过村南又村北。
-
升平词
细草烟深暮雨收,牧童归去倒骑牛。笛中一曲升平乐,再得生来未解愁。
-
轮台子·和耆卿韵原词残月疑残日之误故易之
霁满江天,澄波摇空碧。投巢暮鸦还,稳现背郭,半林斜日。炊烟渐起茅屋角,墟畔有、四五牧童横笛。此时堪动乡里思,偏不见、玉郎颜色。想迁客。萦怀旧国。望山重岭隔。甚处寻栖息。况远边、锋镝如交织。愁马蹄摧,归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