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宝公塔
〔宋〕
倦童(2)疲马放松门(3),自把长筇(4)倚石根(5)。
疲惫的随行人马都留在松门,根竹杖扶我继续登临。
江月转(1)空为白昼。岭云分暝(2)与黄昏。
升空的皓月要将星空转为白昼,绕岭的重云想把黑夜分给黄昏。
鼠摇岑寂(1)声随起,鸦矫(2)荒寒影对翻。
小鼠磨牙打破了塔中的岑寂,寒鸦掠过投下了移动的清影。
当此不知谁主客,道人(1)忘我我忘言。
面对此景此情已分不清谁主谁客,同游大化,道人与我两两望情。
小提示:王安石《登宝公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宝公塔》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首七律作于诗人的晚年,叙写诗人在一个黄昏登宝公塔的所见所感。诗中描写了一派静谥而开阔的景色,表现出诗人饱经忧患与挣扎之后力求超脱的心境。此诗造语奇警,组合新巧,炼字取意精严娴熟。
- 作品出处临川先生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年底或十年,诗人再度罢相,于晚年闲居钟山,在一天傍晚时分登临宝公塔,见到塔山的景色别致有感而写下了《登宝公塔》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其七
公车留滞已多年,卞璧逢时镜复圆。雌守何妨居众后,功成毕竟伏天前。丹头九转迎仙至,文笔七层得宝还。寄语后来诸俊杰,河山共證莫言迁。
-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云泉别寺分三径,香火幽人止一瓢。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呗岂辞遥。
-
赠张公洲革处士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每将瓜田叟,耕种汉云濆。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关初溃散,万乘犹辟易。偏裨无所施,元帅见手格。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梁益。胡马缠伊洛,中原气甚逆。肃宗登宝位,塞望势敦迫。公时徒步至,请罪将厚责。际会清河公,间道传玉册。天王拜跪毕,谠议果冰释。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屯兵凤皇山,帐殿泾渭辟。金成贼咽喉...
-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萧萧白杨路,洞彻宝珠惠。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卫。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
-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建孙安为济北王。汉兴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安子涓,仕汉,为镇东将军、青州牧,封剧县伯。自涓至彤,凡一十九代,两汉公卿牧守如家牒然。十代祖猛,字景略,符秦尚书令,伉秦成霸业,与孔明佐蜀同功,故时人谓之王葛,史云北海剧人,遂著为族望。九代...
-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其一】天资忠孝佐金轮,香火空王有宿因。此世喜登金骨塔,前生应是育王身。封疆岁暮笙歌合,襦袴正初锦绣新。释子沾恩无以报,只擎章句贡平津。【其二】似圣悲增道不穷,忧民忧国契尧聪...
-
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
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霜气清衿袖,琴声引醉颜。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
-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沈。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
-
寄题诗僧秀公
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楚公吟。近来雅道相亲少,唯仰吾师所得深。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冷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筇数访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