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
〔两汉〕
明月何皎(1)皎(1),照我罗床纬。
明月如此皎洁,照亮了我的床帏。
忧愁不能寐(1),揽衣(2)起徘徊。
我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内徘徊。
客(1)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2)。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还是不如早日回家。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引领(1)还入房,泪下沾裳衣(2)。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小提示:《明月何皎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明月何皎皎》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此诗通过皎皎明月抒发主人公的愁思。其主题有两种解读:一说塑造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一说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全诗充分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主人公丰富复杂的情感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以及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性,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
- 作品别称古诗十九首·其十九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汉代
创作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在汉末那个时代,文人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这样反映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之作。
相关诗词
-
龙门偶作五首·其一
明月何皎皎,永夜入我室。照出万古心,念此百年质。隔窗风露泫,拥毳衣衾密。迟迟不能寐,馀光在东壁。
-
五月五日泊舟北神与关圣功唐充之李元辅作别意殊惘然端午日行次洪泽把酒北望已如异世事矣因念屈大夫之死正是此日慨然有感于心辄成
...端午,把酒意亦惰。风回浪蹙船,闸浅沙著柂。故人阻情话,客子且清坐。更念屈大夫,是日遇奇祸。空馀后世名,第子只增些。宝璐与明月,皎皎不受涴。固知汨罗沈,可到首阳饿。还书二三老,此语君可和。
-
惜别
...乎延伫。夫既眷余以惠好兮,又申之以芳期。时冉冉其将届兮,风波忽而间之。仰明月之皎皎兮,纷独鉴余罗帏。众星俨其历历兮,白露湛而未稀。步长廊以徙倚兮,迷不知其所为。昔交甫之奇逢兮,解明珠于汉浦。若洛嫔与神女兮,固余心之所慕。余既抱此■?兮,汨临风而罔诉。余令...
-
于潜佳丞四明人同年友也方此掉鞅百未一见而来书罗缕无非归与语岂醉梦书邪三诗见寄亟占数语正之
世人眼见真莲少,真莲却在玻璃沼。浣花溪水入银河,何人更识月皎皎。谪仙不见见梅妆,荷稠搴作芙蓉裳。黄龙乾叶何年堕,维摩雨华昨夜芳。真华真诗元在眼,要须心地先清凉。不然潇湘水清寒矶月,沙平水晚露低昂。劝君休问张子房,鉴湖十里藕华香...
-
江月五首·其四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归蜀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天风清,江月明,月巢野鹤梦初醒。门庭施设谈玄者,犹较石霜半月程。常独步,常独行,三更月下迎空生。回首广寒何处是,桂轮皎皎临沧瀛。曹溪水,通一滴,容纳百川流不息。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无处觅。...
-
董启之按滇过鄞省母夫人焚黄于父墓作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章赠之·其三
离心似明月,皎皎在方寸。但令光不遗,道远何足恨。
-
中夜祝融观月
披衣凛中夜,起步祝融巅。何许冰雪轮,皎皎飞上天。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举酒发浩歌,万籁为寂然。寄言平生友,诵我山中篇。
-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云日何皎皎,丽我东南隅。郎来骑骏马,白晰清且都。入门下马拂珠箔,为妾整却双流苏。是时郎君正初醉,隐映两颊红珊瑚。心知妾小惯娇怯,向妾细语声嗫嚅。被妾鸳鸯绮,赠妾凤女图。诱妾同车载,系妾双明珠。妾时惊喜见君子,强欲从郎与郎语。花颜嗒嗒羞不开,低首佳期暗...
-
田家作
...世守知几年,承传今在予。追念先人艰,岂易成菑畬。虽云一方土,重若琼瑶琚。我今享厚获,讵敢忘当初。地偏梦寐熟,志静思虑虚。明月至皎皎,清风亦徐徐。鹅鸭恼比邻,桑麻遍村墟。旧谷岁屡陈,新酒时常酾。劵许贫妪贷,饮召邻翁俱。迂懒自成癖,礼法谁嫌疏。有心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