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

李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标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作品简介

《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是宋代诗人李璮所写的一首词。全词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深刻反映了宋元之际人民希望过和平生活的愿望,抒发了其目睹山河破碎、黎民涂炭,急切盼望早日驱逐入侵者,使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愿望,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信心和决心。

创作背景

祝允明《前闻记》:予尝得一故牒,中有题《李郡王山东事迹》,因节述于此。1262年二月三日,离涟水,带涟水、西海、东海及敛毕五万余人入里。二十七日,抵济南府。三月五日小捷。三月离济南五十罩老仓口。十八日大捷于清河。四月三日受围……其受围之日,作《水龙吟》一词云:“腰刀首帕从军(略)。”

  • 赏析

开头五句写词人在边防岗楼上远眺中原大地,被荒凉而残破的景象所震撼。“腰刀首帕”采用示现的修辞法,刻画出从军的装束,其中“首帕”源自头裹黄巾起义的黄巾军的装束。“狐居兔穴”,是描写战后残破荒凉景象的典型写法,与《古诗十九首》中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及杜甫《无家别》中“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写相近,而且还含有鹊巢鸠占、中原沦陷之意。而后六句连用数典...

展开全部
李璮

李璮

金末山东军阀李全之子

李璮(生卒年不详),小字松寿,潍州(今山东潍县)人。李全的养子。自幼从军,转战南北。李全死后,投元为益都行省江淮大都督。1262年(宋理宗景定三年)二月,宣布反元归宋,献山东郡县,授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等路军马、齐郡王。六月,元兵围益都,宋朝派青阳梦炎率兵救援。青阳梦炎惧敌畏难,半途而返。八月,益都城破,李璮被元军杀害。存词一首。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