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青霞先生文集序》,明代散文,作者茅坤,出自《青霞集》。青霞先生是指沈炼,因为弹劾奸臣严嵩而被杀害,因此受到天下士人推崇,将他的作品汇编成《青霞先生文集》,这篇文章是茅坤为该文集撰写的序言。
创作背景
嘉靖年间,世宗昏愦,奸臣当道,朝廷腐败,力衰财尽。沈炼为人刚直,忧国忧民,嫉恶如仇。尤其痛恨由于严嵩的贪鄙奸恶,导致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的入侵,他上疏痛骂严嵩“贪婪之病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疏中列数其十大罪状,请求皇上诛戮奸臣,“以谢天下”。但是,昏庸的世宗不识其奸,而严嵩又善在世宗面前搬弄是非。结果,严嵩毫毛未损,沈炼却以诋诬大臣之罪被廷杖,谪佃保安。后来,严嵩又指使其党羽诬蔑沈炼谋叛,把他逮捕处死,沈炼的两个儿子也遭杖杀。嘉靖四十四年,严嵩父子被罢官、处死。沈炼的子弟大呼:“沈公可瞑目矣。”沈君的门生俞君搜集编辑了他生平所著的诗文若干卷,刊刻流传,他的儿子以敬来请茅坤作序。茅坤深深敬佩沈炼的为人,且与沈有着相似的遭遇。便欣然写下了这篇序文。
相关诗词
-
校沈青霞先生集醉中作此
曩昔曾蒙国士待,今朝羍校先生文。
-
记旧本韩文后
...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其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是时天下学者,杨、刘...
-
舟中读泰泉先生文集
光岳留遗草,功名逐逝波。祥麟悲鲁史,孤凤避云罗。一代风流尽,馀生感慨多。夜台今拱木,吾敢拟西河。
-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从游今殆尽,录藏多散捐。裔孙韪君应,发愤起收编。甲集且流布,俸微艰得钱。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制锦增廪给,乙丙寻踵前。搜罗必盈十,但祝君高迁。我老不可待...
-
题杨青村先生诗集
...以钝戈朽甲攻。崇墉夜来披点商丘刻,鲛人网布珊瑚空。秀野草堂出新意,遇佳山水留诗筒。淋漓泼墨更谁子,横绝独步青村翁。齐州九点罗心胸,玲珑雕刻青芙蓉。中原蜡屐回匆匆,蛮天宰邑凭祝融。洞庭彭蠡飞艟艨,中流绝叫惊蛟龙。万弩直射冯夷宫,彩丝吊屈心忡忡。欲...
-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
蚤岁过玉融,悟逢陈叔盥。曾待艾翁来,国风话长短。忽听诵采蘋,玉川茶八碗。因入网山门,多舍莆阳馆。今喜文集行,源流心事满。头颅七十六,见此抑何缓。百为信有待,立志如君罕。良晤向三山,汇缘非偶款。
-
览陆龟蒙旧集
先生文价沸三吴,白雪千编酒一壶。吟去星辰笔下动,醉来嵩华眼中无。峭如谢桧虬蟠活,清似缑山凤路孤。身后独遗封禅草,何人寻得佐鸿图。
-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
...综基和;五彩无章,黼黻交其丽。是知气有一郁,非巧辞莫之通;形有万变,非工文莫之写:先王以是经天地,究人神,阐寂寞,鉴幽昧,文之辞义大矣哉!上官昭容者,故中书侍郎仪之孙也。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聪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咸同宿构...
-
王平甫文集序
...既没,其家集其遗文为百卷,属予序。平甫自少已杰然以材高见于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传诵之。其学问尤敏,而资之以不倦。至晚愈笃,博览强记,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矣。自周衰,先王之遗文既丧。汉兴,文学犹为近...
-
屏风灯青溪先生席上作
真于剪刻露天机,暗处生明识者稀。春步转迷丝作障,夜游翻讶锦为衣。曾闻云母分班坐,颇记金莲出殿归。同是玉堂年少客,晚从东壁借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