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二

杨万里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建隆(1)家业大于天,庆历(2)春风一万年。

宋太祖统一中原,建立宋朝,留下天大的家业,宋仁宗治理国家,盛世春风,太平安定。

廊庙谋谟出童蔡(1),笑谈京洛博幽燕(2)

到了徽宗朝,国家决策都出自童贯蔡京这样的奸臣之手,他们轻敌大意,想要在谈笑间收复幽燕之地,却最终给北宋朝廷带来莫大的危害。

白沟(1)旧在鸿沟(2)外,易水(3)今移淮水前。

过去宋辽分界线在白沟一带,今天宋金的分界线却来到了淮河中流。

川后(1)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2)船。

希望南北统一以后这种一水分治的局面能够结束,一河波浪可以护送两岸的舟船。

小提示:杨万里《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第二首反思历史,痛斥奸臣误国。组诗一方面抒发了对远在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民的同情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太祖、仁宗的业绩,表达了盼望统一的强烈愿望。两首诗语言平易、朴实,却潜藏着感人力量。

创作背景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百般屈辱地与金人媾和,订下了“割唐、邓二州,以淮水中流划疆”(《宋史·高宗纪六》的和约。从此以后淮河便变成了宋、金二国的分界线,而盱眙正是宋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宋人出使金国,金人南使宋国,规定都要在盱眙过境,宋人在盱眙执行外交迎送接待任务,看着那碧绿的淮水,当然会产生一种国土日蹙和国势积弱不振的悲伤愤懑心情。宋人在盱眙留下了许多发抒爱国之情的诗歌。

杨万里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以焕章阁学士的身份作为金国贺正旦的接伴使,来到宋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盱眙。面对淮水北望中原,回顾南方,心中兴起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两首七律以及《初入淮河四绝句》等,抒发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感情。

杨万里

杨万里

南宋著名诗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其特点为: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但只有四千二百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亦能文。有《诚斋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