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叟
〔唐〕
杜陵叟(1),杜陵居,岁种薄田(2)一顷余。
杜陵老头居住在杜陵,每年种了贫瘠的田地一顷多。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1)多黄死。
三月份没有雨刮着旱风,麦苗不开花大多枯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1)。
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没熟都已经干枯。
长吏(1)明知不申破(2),急敛暴征求考课(3)。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报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征税以求通过考核得奖赏。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1)衣食将何如?
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规定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
剥我身上帛(1),夺我口中粟(2)。
剥去我们身上的衣服,夺掉我们口中的粮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1)食人肉?
虐害人伤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像钩、牙齿像锯一样地吃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1)知人弊(2)。
不知什么人报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怜悯、了解人们的困苦。
白麻纸上书德音(1),京畿(2)尽放今年税。
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
昨日里胥方(1)到门,手持敕牒榜(2)乡村。
昨天里长才到门口来,手里拿着公文张贴在乡村中。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1)吾君蠲(2)免恩。
十家缴纳的租税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们君王免除租税的恩惠。
小提示:白居易《杜陵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题下有一行自注:“伤农夫之困矣。”可见这首诗的内容是同情农民生活的困苦。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了两个使农民的生活受苦受难的直接原因,一个是上天的自然灾害,另一个则是人为的灾祸;后半部分指出官僚制度的黑暗与腐败,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是全诗的深刻之处。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白居易是在元和三年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的,此时上书力陈旱情严重,民生疾苦,请求朝廷能够及时认真“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白居易的一番忠诚打动了宪宗皇帝,他不但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请,还下了一道“罪己诏”。可是令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不管皇帝的免税是否出于真心,但是官吏却是绝不肯照章办事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政绩就要受到影响,他们的官路也会不再亨通。所以,他们用一套阳奉阴违的“锦囊妙计”,那就是拖延不办,对此,白居易也是莫可奈何的了。这样一来,受灾的老百姓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的恩赐与救济,免除租税的诏书竟成了一纸空文。白居易在悲愤之余,忍不住提笔写下了《轻肥》和《杜陵叟》两首诗。
相关诗词
-
杜陵绝句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
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关门锁归客,一夜梦还家。月落河上晓,遥闻秦树鸦。长安二月归正好,杜陵树边纯是花。
-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昨夜宿祈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
酬和杜侍御
花时曾省杜陵游,闻下书帷不举头。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征帆夜转鸬鹚穴,骋骑春辞鹳雀楼。正把新诗望南浦,棹歌应是木兰舟。
-
朱坡故少保杜公池亭
杜陵池榭绮城东,孤岛回汀路不穷。高岫乍疑三峡近,远波初似五湖通。楸梧叶暗潇潇雨,菱荇花香淡淡风。还有昔时巢燕在,飞来飞去画堂中。
-
和杜使君九华楼见寄
孤城高柳晓鸣鸦,风帘半钩清露华。九峰聚翠宿危槛,一夜孤光悬冷沙。出岸远晖帆欲落,入谿寒影雁差斜。杜陵归去春应早,莫厌青山谢脁家。
-
听杜山人弹胡笳
...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杜陵先生證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
-
青玉案·武陵溪上桃花路
武陵溪上桃花路,见征骑、匆匆去。嘶入斜阳芳草渡。读书窗下,弹琴石上,留得销魂处。落花冉冉春将暮,空写池塘梦中句。黄犬书来何日许。辋川轻舸,杜陵尊酒,半夜灯前雨。
-
人日金陵忆亡弟
去年风雨正月七,犹与病人同此日。今年秫陵多光辉,此日犹是人成非。中庭紫荆渐老丑,一半犹青半枯朽。纵青能得几时荣,憔悴侵寻解怜否。杜陵野老双鬓星,蜀州人日感凋零。听歌黄鸟已垂泪,何况枝头啼鹡鸰。
-
同璞函游杜鹃园作歌
...免寒饿空婵娟。天寒倚翠袖,何以衮衣炫服相新鲜。不意绝徼中,有此巨丽观。兹园若量移,得占中土地一阡。何减邓尉之梅雪成海,武陵之桃花为源。我为作歌使之传,毋长此埋没南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