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题下有一行自注:“伤农夫之困矣。”可见这首诗的内容是同情农民生活的困苦。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了两个使农民的生活受苦受难的直接原因,一个是上天的自然灾害,另一个则是人为的灾祸;后半部分指出官僚制度的黑暗与腐败,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是全诗的深刻之处。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白居易是在元和三年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的,此时上书力陈旱情严重,民生疾苦,请求朝廷能够及时认真“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白居易的一番忠诚打动了宪宗皇帝,他不但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请,还下了一道“罪己诏”。可是令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不管皇帝的免税是否出于真心,但是官吏却是绝不肯照章办事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政绩就要受到影响,他们的官路也会不再亨通。所以,他们用一套阳奉阴违的“锦囊妙计”,那就是拖延不办,对此,白居易也是莫可奈何的了。这样一来,受灾的老百姓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的恩赐与救济,免除租税的诏书竟成了一纸空文。白居易在悲愤之余,忍不住提笔写下了《轻肥》和《杜陵叟》两首诗。
相关诗词
-
《秋海棠》拼音版
流芳泫凉露,发色袅清籁。秋来卉亦繁,草本此为最。韵入翰林哦,态凭艺圃绘。亚盆有馀姿,傍砌舒清馤。爱此八月春,何必紫绵枝。空传杜陵叟,西蜀未留诗。
-
《三月十六日奉宪命往南北投联庄遇乱避居牛牯岭即事述怀·其三》拼音版
刀柄铁环环,摩挲日三百。携将沧海去,邂逅孙宾石。旷野夕悲风,阴云悽以黑。慷慨发高歌,白云为之匿。采薇供夕餐,拾橡充朝食。悽怆杜陵叟,流离辽海客。家乡在何处,远望泪沾臆。
-
《岩叟约观栖隐薝卜雨阻和前韵送酒再用韵答之》拼音版
暂辍书程业未妨,倚栏高诵杜陵章。不知雨意将诗意,但觉花香带酒香。散破苦嫌饥雀下,争喧閒看蜜蜂忙。也知栖隐如萧爽,恨不花前共举觞。
-
《伯言见和拙作以汉隶书之谢以七韵》拼音版
李潮善八分,求歌杜陵叟。有人和我诗,半纸馀科斗。风云生其怀,剑戟出其手。石经中郎蔡,新样元和柳。元常文不传,退之书何有。待我农隙时,载笔随君后。袖手眼亦明,聊与之饮酒。
-
《寄赠永嘉郑先生》拼音版
...邂逅虽知近岩壑,栖迟尚苦拘尘垢。明明冰玉长在怀,望望烟霞屡骧首。何日倾心听诵诗,他时洗眼看挥帚。狂歌且寄草堂客,佳句终惭杜陵叟。
-
《二月十一日未初生子菲》拼音版
...我所受。相爱果结晶,美秀无出右。予为锡嘉名,复祝成长后。兼备知仁勇,克享福禄寿。具有一技长,济世垂不朽。慎忽类乃翁,徒学杜陵叟。拥鼻吟咿嗡,诗成但覆瓿。
-
《题常理斋爱吟草后》拼音版
...溪水头,有祠曰慰忠。彝典备昭恤,馨香秩祀崇。武功旋耆定,已筑鲸鲵封。九原目可瞑,神其无怨恫。同祀廿六人,吴赵皆诗翁。况傍杜陵叟,斯文得正宗。桤林龙竹边,飒爽寻灵踪。此卷在天壤,姓氏光熊熊。底须声律求,抗坠歌玲珑。多少谭艺家,泯没随烟雺。
-
《山居漫兴·其一》拼音版
忽报孤城陷,苍茫百感新。半生轻结客,此日愧知人。拾橡杜陵叟,负薪朱买臣。悲歌聊度日,不敢怨清贫。
-
《伤乱》拼音版
...忍饥寒,即此事耕凿。如何沴气缠,薪尽火犹伏。天运有循环,影响一何速。往返机上梭,得失一丘貉。独怜穷海民,举步荆棘触。念昔杜陵叟,麻鞋走南北。老病卧瀼西,犹闻两京复。渊明生不幸,甲子手亲录。归去掩荆扉,终老守松菊。晞发最激烈,醉碎石与竹。汐社联吟朋...
-
《送三山陈兄北游》拼音版
有眼当读万卷书,有足当涉万里涂。男儿堕地四方志,安事一室如枯株。君不见周南太史氏,又不见西蜀杜陵叟。平生足迹半天下,身后文章粲星斗。陈生七闽士,几岁双溪游。今兹忽言别,结束趋并幽。幽并雄俊地,慷慨馀风流。千金市骏难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