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荔枝赋》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辞赋作品。全文两大部分,一为“序”,一为“赋”,两部分重心各有不同但又互相映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篇章来铺陈描绘荔枝的珍贵奇异,进而抒发对被弃置埋没而不能充分施展才华的仁人志士的同情以及对命运的思考,荔枝的珍奇、生命的悲哀,全部融为一体。此赋选材精当,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
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宰相的岭南人,荔枝是他家乡的特产。开元十八年(730),张九龄任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此赋当作于这一时期。《茘枝赋》是兴寄之作。其序指明作此赋的意旨所在。从表层看,似乎不离于怀才不遇的传统主题。作者出身岭南,无伐阅之望,他对唐玄宗自称为“荒陬孤生”,正是这种心理的表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赋包含着个人情愫的寄托。但深一层看,此赋的意旨,也正是作者在为官用人上所孜孜以求的,那么赋的意义,也就绝非个人出处得失所能局限,而是包含了关乎治国选才的普遍价值。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说,唐王朝结束了中原士族对于国家政治数百年的垄断,广开科举,网罗下层士子以参政,使政治日新,国力日盛。故陈子昂以“西蜀野人”上书朝廷而打动了女主武则天;张九龄以遐荒寒素而见拔于玄宗。他们都是当时政治上最富活力的新生力量,也是冲击门伐政治的生力军。明丘濬《曲江集序》说:“开元天宝以前,南士未有以科第显者”,“未有以词翰显者”,“末有以相业显者”,三者皆以九皊为首。可知他对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必有非常深切的体验。如此,则《茘枝赋》的意旨,说到底正是初盛唐之际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南方籍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曲折流露。他们感受着时代的潮流,对自己的材质之“美”有充分的自信,要求一展大オ,以“荐宗庙”,“羞王公”,对朝廷寄予着极热切的期待。赋中所强烈跳动着的,不能不说是这样一种时代的脉搏。
相关诗词
-
《荔枝树》拼音版
二京曾见画图中,数本芳菲色不同。孤棹今来巴徼外,一枝烟雨思无穷。夜郎城近含香瘴,杜宇巢低起暝风。肠断渝泸霜霰薄,不教叶似灞陵红。
-
《食荔枝》拼音版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和张元明食生荔子》拼音版
...似春云惊坐客。书生馋相绝可怜,诵诗口角空流涎。何时遂作七闽客,日啖玉肌三百丸。犹胜穷愁杜陵老,暮年奔走巴山道。万里泸戎摘荔枝,一生辛苦无人知。
-
《米元晖待制岁以赐冰及荔子分遗季共而今年荔枝不至有诗次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醉墨犹多御府珍,访求公后出华勋。知君家有荔枝帖,不减当年王右军。
-
《马都官行之惠黄柑荔枝醋壶》拼音版
染霜胡甘熟,烘日荔枝美。
-
《荔枝图序》拼音版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
-
《荔枝楼对酒》拼音版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
《种荔枝》拼音版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
《送荔枝与友人》拼音版
荔枝花烂因多雨,今岁荒园结实稀。
-
《从人乞荔枝》拼音版
闻君荔子满棠溪,五月胭脂裹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