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荔枝赋》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辞赋作品。全文两大部分,一为“序”,一为“赋”,两部分重心各有不同但又互相映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篇章来铺陈描绘荔枝的珍贵奇异,进而抒发对被弃置埋没而不能充分施展才华的仁人志士的同情以及对命运的思考,荔枝的珍奇、生命的悲哀,全部融为一体。此赋选材精当,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
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宰相的岭南人,荔枝是他家乡的特产。开元十八年(730),张九龄任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此赋当作于这一时期。《茘枝赋》是兴寄之作。其序指明作此赋的意旨所在。从表层看,似乎不离于怀才不遇的传统主题。作者出身岭南,无伐阅之望,他对唐玄宗自称为“荒陬孤生”,正是这种心理的表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赋包含着个人情愫的寄托。但深一层看,此赋的意旨,也正是作者在为官用人上所孜孜以求的,那么赋的意义,也就绝非个人出处得失所能局限,而是包含了关乎治国选才的普遍价值。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说,唐王朝结束了中原士族对于国家政治数百年的垄断,广开科举,网罗下层士子以参政,使政治日新,国力日盛。故陈子昂以“西蜀野人”上书朝廷而打动了女主武则天;张九龄以遐荒寒素而见拔于玄宗。他们都是当时政治上最富活力的新生力量,也是冲击门伐政治的生力军。明丘濬《曲江集序》说:“开元天宝以前,南士未有以科第显者”,“未有以词翰显者”,“末有以相业显者”,三者皆以九皊为首。可知他对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必有非常深切的体验。如此,则《茘枝赋》的意旨,说到底正是初盛唐之际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南方籍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曲折流露。他们感受着时代的潮流,对自己的材质之“美”有充分的自信,要求一展大オ,以“荐宗庙”,“羞王公”,对朝廷寄予着极热切的期待。赋中所强烈跳动着的,不能不说是这样一种时代的脉搏。
相关诗词
-
《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韵得缃字》拼音版
炎精孕秀储气详,荔枝结实魁群芳。我有犹子客南服,千里眷念情不忘。星驰走寄一千颗,伏暑火炽劳取将。筠篮初开气芬溢,稍觉四座浮清香。骊珠灿烂光夺...
-
《忆荔枝》拼音版
岭南五月薰风吹,荔枝初熟红累垂。千树莹煌照林麓,忆曾饱食为儿时。君谟品尔为第一,何乃昔贤比尤物。交南入献永元时,涪州取贡天宝日。绛囊中裹白玉...
-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拼音版
...颗,甘露舌头浆。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近南光景热,向北道途长。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
《冬至日陈倅席上分赋一阳来复探得复字》拼音版
阳进君子升,阴退小人伏。此理洞然明,不疑更何卜。微和回根荄,馀光借草木。但看堂前梅,南枝已芬馥。东斋况虚明,樽有荔枝绿。灯花不予欺,玉虫间金粟。吾道行将伸,斯言可三复。
-
《南乡子·龙眼未闻有诗词者,戏为赋之》拼音版
江路木犀天。梨枣吹风树树悬。只道荔枝无驿使,依然。赢得骊珠万颗传。香露滴芳鲜。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应怜。腰底黄金作弹圆。
-
《题孙参军荔枝练鹊》拼音版
红云开实满林香,海鸟孤飞练带长。粤客赋成西掖里,荔丹时节最思乡。
-
《嘉靖辛丑之夏妇翁潘公即阳江官舍将令予合婚其乡刘寺丞公代为之媒先以…不胜悽惋因赋五首·其一》拼音版
十年前与一相逢,光景犹疑在梦中。记得当时官舍里,熏风巳过荔枝红。
-
《长乐閒赋·其七》拼音版
旁统七州连帅府,中分三壤属僧家。荔枝独作闽山秀,宜与龙团一处誇。
-
《再赋荔枝楼》拼音版
只道文书拨不开,未妨高处独徘徊。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痴顽也拟忘乡国,不奈城头暮角哀。
-
《再赋末利二绝·其二》拼音版
忆曾把酒泛湘漓,末利毬边擘荔枝。一笑相逢双玉树,花香如梦鬓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