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
〔唐〕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山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此诗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惠林寺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从黄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发了作者不愿为世俗羁绊的心情。记叙时由黄昏而深夜至天明,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耐人寻味。前四句写黄昏到寺之所见,点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写僧人的热情接待;“夜深”二句,写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惬意;“天明”六句,写凌晨辞去,一路所见所闻的晨景;“人生”四句,写对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是全诗主旨。全诗颇显韩愈“以文为诗”的特色,其突出特点是运用了赋体的“铺采摛文”手法,气势遒劲,风格壮美,素为后人所称道。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801年7月22日
创作背景
《山石》的写作时间历代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韩愈离徐州去洛阳的途中。当时作者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尉迟汾。
相关诗词
-
偕文孺彦清游曹山寄剡中诸子
凿山采山石,采处名石宕。石尽山成蜕,因之得奇状。曹山最奇绝,覆石如连帐。铲削知何年,形亏气益壮。一宕在山腹,水洞通咽吭。石岩争险峭,岌嶪不相让。山根走潭底,水石互摩荡。一宕山之背,可即不可望。缘崖入仄径,隘极忽平旷。石壁周四围,幅幅如列幢。其东云石庵,高踞层峦上。巨石千丈强...
-
琴山十章
...既和乃心,乃和乃身。身心和矣,暨厥家人。家人和矣,暨阙万民。万民和矣,奏泰和音。泰和奏矣,谁瑟谁琴。谁琴谁瑟,高山流水。知音伊谁,韶石之子。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岂曰洗耳,亦洗心髓。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泰和远矣,得见其像。像托...
-
谩题赠冼碧山
吾甚爱此山,山石如我心。石纵可以转,中坚谁能侵。山面碧如壁,壁立万仞浔。不有羚羊角,谁能履高深?
-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
北山园山石为形势买盗夜半择其尤者窃去累日怀抱作恶赋诗以纪郁郁
素志薄利禄,壮年荣林丘。种树疏间泉,凿沼开中洲。堤平水瀰漫,径绕竹净修。梅坞夜月乱,松冈晓风飂。犹以景象浅,欲广岩壑幽。叠石类奇品,置身将侣俦。磊块质伟特,嵌空神雕锼。庐阜几上得,巫峰坐中求。每想云气嘘,遂觉烟练浮。曳杖日以乐,纵怀吟无休。一朝失警巡,赤眉行盗谋。夜半负之去,公然从狗偷。检视所寇攘,嶙峋拔其尤。此情实难堪,遣命穷踪由。风声虽有闻,形势莫可搜。吁嗟世道降,人弗士行修。窃玦入志虑,攫金甘辈流。不念溺所习,竟为前哲羞。今吾理自喻,委心任去留。甑堕虽不顾,璧归犹冀收。
-
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
-
山樱
山樱抱石荫松枝,比并馀花发最迟。赖有春风嫌寂寞,吹香渡水报人知。
-
古石砚
追琢他山石,方圆一勺深。抱真唯守墨,求用每虚心。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
石山栈
关门晓曈曚,众峰递隐见。林根微阳吐,水外孤村断。萧条逼仲冬,积雪覆山甸。山径石栈危,单车缘一线。攀萝冰堕指,陟巘风割面。羸马向北嘶,游子心未倦。回首万里涂,情亲隔乡县。及兹道更长,飘零一身贱。
-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九·昆山
玉人生此山,山亦传此名。崖风与穴水,清越有余声。悲哉世所珍,山出受欹倾。不如鹤与猿,栖息尚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