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归嵩山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所以王维从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近的嵩山也有隐居之所。《归嵩山作》这首诗就是他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时所作的。
相关诗词
-
《寄和石渠陈侯五月七日偕宝安诸缙绅笼潭观竞渡诗数欲扫门无因往役入洛之怀弥切归滕之愿空悬窃幸扬风欲申就日敬步来韵情见乎词》拼音版
...弩。截流破浪万马奔,疑蹴潮头神是伍。一龙何事拿云来,怪底虬螭猜且侮。传闻此日有双凫,授简同舟皆绣虎。牙樯锦缆玳瑁筵,海作杯兮山作簠。帆前山水有清音,何必新声调玉柱。两崖芳袭令公香,一水晴生神女妩。谁能湘水吊灵均,且向沧洲结蘅杜。风流美政太丘公,...
-
《题臞仙泥金画石便面为嵩山作》拼音版
米颠爱石世尽知,臞仙画石实过之。为我曾作《双石图》,墨光压扇千钧携。嵩山扇头画更好,银染金皴气逾老。野花野草含秀润,芬芳镇与烟霞保。年来卧病神志昏,双眸冷醒莓苔痕。连阴独坐户牖暗,无乃久雨云生...
-
《予昔卧痾钤山有终焉之志矣既而复玷朝籍不自意叨窃至今偶诵姑苏蔡九逵往年为予作钤山堂诗有他年玉带归山灵喜无愧之句感念其情因纪》拼音版
病骨那堪玉带围,在山心事出山违。中郎有句能成谶,泉石他年待我归。
-
《使归途中作》拼音版
来日日炎归雪飞,星轺江汉远騑騑。空山驿傍春梅静,荒徼人逢汉使稀。南国音书凭旅雁,上林花色待朝衣。眼中菑殣堪垂涕,细写封章达禁扉。
-
《送卢隐士归庐山》拼音版
世事如循环,是非终莫尽。羡尔归深山,任他讥小隐。黄鹄举已高,白云去非近。天籁归寂寞,何峰弄清轸。
-
《元江诸山晓行》拼音版
白云在山腰,青山出云顶。出入山之间,俄别人天境。山下人指云为天,山上更有山相连。白云无尽山无尽,瞬转云随山顶遁。延缘九叠即九霄,天门万里原非遥。劝君更着竿头力,翱游八极同逍遥。
-
《挽郭嵩焘联》拼音版
剿匪绥戎,不世勋猷震方夏;急流勇退,等身著作寿名山。
-
《观音山作·其一》拼音版
山畔青莲宇,江间白鹭洲。中天横积翠,百谷汇洪流。俗远因成寂,林深易得秋。谁能来月夕,吹笛起潜虬。
-
《喜归吟二首·其二》拼音版
七洞从今适所归,山光物色旧依依。云收雨歇黄龙伏,天霁樊开白鹤飞。漱石齿沾玄酒淡,括囊弦静太音稀。仙群定合饶予懒,得振衣时且振衣。
-
《送孙纠弹归镇江》拼音版
不待文公立学规,士当无愧此深衣。无人可纠孰挑达,有过不弹谁是非。不怕转喉能触讳,自言垂老盍知归。只从北固山头处,直道留为晚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