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牡丹亭记题词》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一篇散文。首段剖析了杜丽娘形象的精神实质,并提示读者和观众,切不可仅作皮相的理解;第二段叙述《牡丹亭》故事的蓝本及源流;末段提出“情”与“理”的矛盾对立,表露出鲜明的倾向。全文层次井然,娓娓道来,文章以小品的笔调阐发观点,活泼生动,更觉情真意切。
- 作品出处汤显祖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汤显祖的剧作《牡丹亭》,完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即从遂昌辞官归还临川后不久。《牡丹亭》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为线索,塑造了为追求幸福爱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形象;作者歌颂具有天下之至情的杜丽娘,并以“梦中之情,何必非真”一语,肯定了这种虚构的理想王国,以及青年男女对于传统礼教的大胆反抗,从而使全剧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牡丹亭记题词》此文当亦作于此时。
相关诗词
-
《板桥杂记题词·其二》拼音版
杜牧风怀宋玉词,诗人例许惜蛾眉。樽前试与秋娘唱,凄绝云昏月暗时。
-
《台阳笔记题词》拼音版
卅载台阳记,千秋吏治关。运筹经口岸,持论抵眉山。壮志凌烟上,儒臣赋槊间。去思碑并读,应望使车还。
-
《台阳笔记题词》拼音版
地准三万六千馀里之程途,耳目未遍心模糊。琅环石室有丹符,阐微泄秘如画图。典坟未考肠已枯,一得台阳笔记如获珠。反复玩索,胜览陆公之书厨。火山、玉山等方壶,嵚奇光怪造化炉。芳园、浊水景气殊,艳冶离奇超寰区。石礁铁沙多忧虞,澎...
-
《适适园牡丹亭》拼音版
洛中移小景,亭北倚新妆。题处皆名品,开时正艳阳。露凝酣酒色,风度返魂香。解道称姚魏,繁华压众芳。
-
《台阳笔记题词》拼音版
捧读台阳记,欣然具大观。草花香最古,山水象难刊。经济胸中透,纷华眼界宽。世情兼治策,敢作异书看。
-
《台阳笔记题词·其二》拼音版
全台风景记分明,往事高谈四座惊。破敌宛然成老将,论文依旧是书生。寒云落日还家梦,白发丹诚报国情。悔不从军同借箸,让君沧海著威名。
-
《百花弹词》拼音版
...贵,号花王,称国色,花里为尊。姚家黄,魏家紫,而今罕见,得君王,带笑看,倾国倾城。醉杨妃,倚阑干,沉香亭北,李青莲,题妙句,三调清平。芍药花,比牡丹,虽然少逊,一般的,斗春华,越样鲜新。金带围,广陵城,预知宰相,不知道,洧水畔,赠与何人。露桃花,倚...
-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拼音版
...帘不挂。门阑凝暮霭,楼角敛残霞。恰对菱花,楼上晚妆罢。[驻马听]不近喧哗,嫩绿池溏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鸦。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凌波袜。我看那生和俺小姐巴不得到晚。[乔牌儿]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
-
《洗心亭记》拼音版
...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圜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
《柳州东亭记》拼音版
出州南谯门,左行二十六步,有弃地在道南。南值江,西际垂杨传置,东曰东馆。其内草木猥奥,有崖谷倾亚缺记。豕得以为囿,蛇得以为薮,人莫能居。至是始命披制蠲疏,树以竹箭松柽桂桧柏杉。易为堂亭,峭为杠梁。下上徊翔,前出两翼。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