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记
〔元〕
苦斋者,章溢(1)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2),覆之以茆(3),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4)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5)皆苍石,岸外而臼中(6)。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乡野的房舍,有十二间,是用茅草盖成的,坐落在匡山的顶上。匡山在处州府的龙泉县城西南二百里,剑溪就从那儿发源。匡山的四面,像墙壁一样陡峭的山崖高高耸立,岩石都是青色的,外面高,中间低,像个臼似地。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植物也乐于生长在这里。
于是鲜支(1)、黄蘗、苦楝(3)、侧柏(4)之木,黄连、苦杕(5)、亭历(6)、苦参(7)、钩夭(8)之草,地黄(9)、游冬(10)、葴(11)、芑(12)之菜,槠(13)、栎(14)、草斗(15)之实,楛竹之笋(16),莫不族布(17)而罗生(18)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19)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20)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21),其源沸沸汩汩(22),瀄滵(23)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24)小鱼,状如吹沙(25),味苦而微辛(26),食之可以清酒(27)。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这类树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这类杂草,地黄、游冬、葴、芑这类野菜,槠、栎、草斗这类果实,楛竹这类笋子,没有一种不一丛丛地到处分布,在这里罗列生长。野蜂在它们中间作窝,采集花汁酿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话称它作“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很苦,难于下咽,久了就更觉得它甘甜,它能够消治积热,清除燥热心烦的病症。那里的茶也比一般的茶要苦。那里的瀑布都是从石缝中冲刷而出,源流腾涌激荡,水势湍急,弯弯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水里盛产有花纹的小鱼,形状如同吹沙,味道苦,而且有点辣味,吃它可以醒酒。
山去人(1)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2)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3),茹啖(4)其草木之荑(5)实。间则蹑屐(6)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7)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匡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较远,只有章溢先生喜欢去游玩,但跟随的人大多认为先生早去晚归太艰难,因此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里。先生带了几个年岁小的仆人,清除脱落的笋壳,种植些粟豆,就吃那草木的嫩芽和果实。有时就踏着木鞋攀登山崖,靠着大树吟咏高歌,或者往下走,来到清凉的溪边。听到打柴人的山歌飞出树林,就拍击着石头随着唱起来。人们没有谁能理解他那种乐趣。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1)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2),燕坐(3)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4)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5)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6),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7),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8),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9),虽欲效野夫贱隶,跼(10)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11)而不可得,庸(12)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
章溢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乐与苦,是互相依托转化的;人们只知道乐是乐,却不知道苦也是一种乐,人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乐当作乐,却不知道苦会从乐中产生出来,那么乐与苦之间,相距能有多远呵!如今那些富贵的人,安闲地坐在华丽的厅堂上,口没有尝过苦菜蓼辣的味道,身没有从事过农田的劳动,睡觉一定要铺上双层的垫褥,进食一定要精美的食品,出外一定要带上服侍的仆役,这些就是人们所认为的乐,有一天福运完了,困顿的生活在意外的灾祸中降临,却不知道那醉饮美酒、饱食肥肉的肚肠,不能装下粗劣的饭食,那垫惯了柔软的垫褥、盖惯了温暖的被子的身躯,不能穿上蓬草藋茎编制的衣裳,(这时)即使想要如同山野的农夫,卑贱的仆役,慌慌张张地奔逃隐藏.在草木丛中苟且求生而不可得,这难道不是以往的乐成了今天的苦吗?
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所以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匿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
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1)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2),无亦犹是也夫?”
赵子说:‘好药虽然使口感到苦,却对疾病有利,忠诚正直的话,虽然刺耳,却有利于修养德行。’他们的所谓苦,正是我的乐;而他们的所谓乐,却正是我的苦啊。我听说井因为水甜美容易被汲干,李子因为味苦无人采摘而能保存,吴王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越王勾践因为尝胆刻苦而兴盛起来,不也如同这个道理吗?”
刘子(1)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我听了这番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他的房舍取名叫作苦斋,写了这篇《苦斋记》。
小提示:刘基《苦斋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苦斋记》本文出自《诚意伯文集》,是明代文学家刘基为朋友章溢的书斋所作的记。作者围绕一个“苦”字,横说竖说,发人深省。文章说明了苦乐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乐,具有辨证的观点。文章末尾写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更深一层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文短意丰,见解独特。
- 作品出处诚意伯文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创作背景
元朝末年,刘基和宋濂、章溢、叶琛结庐匡山,世称“浙西四贤”,他们在此著书立说,关注民生。刘基在匡山驻留较长时间,赋有大量诗文,《苦斋记》就是在匡山时章溢请刘基写的书斋记。
相关诗词
-
游褒禅山记
...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遊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遊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
-
桂州新城记
...、仲山甫盖等矣,是宜有纪也。故其将吏相与谋而来取文,将刻之城隅,而以告后之人焉。至和二年九月丙辰,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王某记。
-
余姚县海塘记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
-
郑子宪西斋
漫搆轩窗意亦深,滔滔浮俗倦登临。诗书千载经纶志,松竹四时萧洒心。晓枕不容春梦到,夜灯唯许月华侵。行看富贵酬勤苦,车马重来拾翠阴。
-
答裴煜道中见寄
君游苦数归苦晚,一驿险有千里远。知君陟降旦暮间,马力不劲厌长坂。雨脚坠地花枝低,风头入溪蒲叶偃。此处登临不奈愁,琼树森森遮叠巘。
-
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烟含欲暝宫庭紫,日映新秋省闼黄。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背去堂堂。追攀坐叹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
定林院昭文斋
定林斋后鸣禽散,只有提壶守屋檐。苦劝道人沽美酒,不应无意引陶潜。
-
苦寒行
...鸟喧。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夕宿乔木下,惨怆恒鲜欢。渴饮坚冰浆,饥待零露餐。离思固已久,寤寐莫与言。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
斋中读书
...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
苦寒行
樵苏无夙饮,凿冰煮朝飡。悲矣采薇唱,苦哉有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