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莘老七绝·其一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作品简介

《赠孙莘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失望,寄情于与孙觉的友谊,寄情于安兴的佳山秀水,重新得到温暖和力量。诗写得感情至深,真切动人。

创作背景

熙宁五年(1072年)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作七首绝句赠给孙觉,此是其中一首。王文诰《乌台诗案》云:“熙宁五年十二月作诗,因任杭州通判日,蒙运司差往湖州相度堤堰利害,因与湖州知州相见。轼作诗与孙觉云:‘若对青山······’轼是时约孙觉并坐客,如有言及时事者,罚一大盏。虽不指时事,是亦轼意言时事多不便,更不可说,说亦不尽也。”由此可知苏轼在地方官任上了解新法不便于民、不利于民的流弊,却又不能直言进谏,只好装聋作哑,心中苦闷却是很深的,这首诗就写出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失望。

  •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接到出差湖州任务时书赠在那儿做太守的孙觉的。作者本来是要视察湖州水利的,但因为有老朋友在那儿,公务就变得次要了。两人分别太久了,长太息于孤寂生活的不幸,没有友情的日子令作者心冷意灰,耳目塞听,几平与世隔绝。现在两人总算可以马上见面了,该好好畅谈一下别后相思的情怀。面对美丽的山川,暂且把世间的一切俗务和不平都搁置一边,这一切也不要再去提它了,“当...

展开全部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