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僖伯谏观鱼
〔先秦〕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春天,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渔民捕鱼。臧僖伯进谏说:“凡是物品不能用到讲习祭祀军事等大事上,或者所用材料不能制作礼器和兵器,那么,国君就不要亲自去接触它。国君是把民众引向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所以,讲习大事以法度为准则进行衡量,叫做‘轨’,选取材料制作器物以显示它的文彩,叫做‘物’。事情不合乎轨物,叫做乱政。屡屡乱政,这就是所以败亡的原因了。所以,春夏秋冬四季的狩猎活动,都是在农闲时节进行,并(借这个机会)讲习军事。每三年演练一次,回国都要对军队进行休整。并要到宗庙进行祭告,宴饮庆贺,清点军用器物和猎获物。(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要(使车马服饰旌旗等)文彩鲜艳,贵贱分明,等级井然,少长有序:这都是讲习大事的威仪啊!鸟兽的肉不能拿来放到祭祀用的器具里,皮革牙齿骨角和毛羽不能用来制作军事器物,这样的鸟兽,君主就不会去射它,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啊!至于山林川泽的物产,一般器物的材料,这都是仆役们去忙活,有关官吏按职分去管理的事,而不是君主所应涉足的事。”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隐公说:“我准备到那里去巡视。”于是就去了(棠地),让渔民把各种渔具都摆出来捕鱼,他在那里观赏。僖伯推说有病没有随同前往。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春秋》上说:“隐公在棠地陈设渔具。”(这是说他棠地观鱼这一行为)不合礼法啊,并且说他去的地方远离国都。
小提示:左丘明《臧僖伯谏观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臧僖伯谏观鱼》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记叙了臧僖伯用当时社会的礼制去劝阻鲁隐公去棠地观看捕鱼一事,反映了当时的“礼”制思想,即国君不能把游玩逸乐看作小节。故臧僖伯认为国君的一举一动与国家的“政治”有关,所以极力劝阻鲁僖公去“观鱼”。这篇散文短小精悍,说理层层推进,直官不讳,不容辩驳。
创作背景
隐公五年(前718年)的春天,鲁隐公要到棠地观看渔民怎样捕鱼。鲁国大夫臧僖伯从传统的为君之道出发,认为国君的根本责任是管好国家大事,而且任何举措都必须合乎“古制”和国君的行为规范,否则就会“乱政”,而屡屡“乱政”,国家就会败亡。正是出于这么一种认识,他从对国君和国家的责任感出发,进谏隐公,劝阻他到棠地观鱼。这篇散文就是记录这件事的。
相关诗词
-
题伯时画观鱼僧
横波一网腥城市,日暮江空烟水寒。当时万事心已死,犹恐鱼作故时看。
-
观鱼亭呈陈公度二首·其一
千古濠梁庄惠词,不须反覆辨真知。直应人意逍遥处,便是游鱼自乐时。
-
观鱼台
城下春池深,潜鱼时复跃。高台可以望,暇日从尔乐。散怀混飞沉,适意宜丘壑。始悟濠梁翁,荒唐谢名爵。
-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其三·和舫斋观鱼
鳞鬣从容戏碧漪,拈槌击拂更无疑。闻经听法都休说,自是鱼中有导师。
-
观鱼
清濠环城四十里,蒹葭苍苍天接水。使君褰帷乘大舸,观鱼今从北阙起。开门渔师百舟入,大罟密罾云雾集。小鱼一举以千数,赤鲤强梁犹百十。浊醪赏功倾瓦壶,公言锡爵争欢呼。馀人不及色沮丧,数奇天幸相贤愚。浓云吹雨寒萧散,置酒移船泊前...
-
城东观鱼
...如黛,居人来过不知爱。我浮扁舟转城曲,苍烟古树寒相对。忽如身在松江游,况有渔子前操舟。霜天黯黯始下雁,雪浪杳杳频惊鸥。万鱼挂网同时急,赤鲤长大犹人立。旧疑古潭有神物,倏见金鳞却腾入。楫师献功喜相顾,岸傍欢声仍坌集。主人置酒乐未央,艇子行䏑轻相...
-
观鱼歌
...网,否则禹门曾点额。钓台千古松风寒,渭水一竿霜月白。子产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有时听琴跃水心,有时认履伏池侧。古人观棠有何心,今朝鉴止输闲客。群鱼群鱼听我语,太乙真人在何许。尚埋头角守污池,不展爪牙上星渚。种成红杏不骑去,留向人间作霖雨。
-
族子守德馈予独鹤养巳三年性驯甚每雁鸣鹤亦鸣令人爱且怜之近因浮鱼塘中损趐不觉悽切漫作二章·其一
卫公曾馈鹤,孤鹤叹飘零。饮啄知人性,回翔近物情。观鱼频独立,顾雁每双鸣。岂谓浮鸥病,迟君羽翼生。
-
观鱼阁
纷纷乾没可怜渠,小阁诗书自有馀。日背竹林风过柳,试扶松槛看浮鱼。
-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鱼亭
惠施徒自学多方,谩说观鱼理未长。不得庄生濠上旨,江湖何以见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