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是宋代词人张先所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日暮时分,游春女子纷纷回家,告别了白日的繁喧,万籁俱寂。下片写词人在舟中听琵琶女弹奏“今古幽思”之曲的情景,曲尽意犹存,留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回味。该词用铺叙手法写景,描画得有神有形,栩栩如生;作者善于雕词琢句,用典精妙。
- 作品出处张子野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剪牡丹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张先四十岁时始中进士。走上壮途的张先曾在江南任嘉禾卒、吴江县令等小官,官阶品位与唐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任上的青衫相似,所以,张先有感于自身的境遇,并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写下了《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这首词。
相关诗词
-
《舟中买双鳜鱼》拼音版
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脊梁专车尾梢云,肉如大武千秋筋。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渔艇晨收网。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如掌。洞庭枨子青欲黄,香肤作线醯作浆。供侬朝吃复晚吃,秃尾槎头俱避席。可怜秋浦好秋山,侬眼未饱即北...
-
《舟中闻歌呈张文学》拼音版
水郭春寒雨渺茫,歌声何短意何长。邻舟多少南行客,若个听来不断肠。
-
《淮安舟中闻吴歌》拼音版
湖舟腔子闻应惯,二八佳人席上歌。此夜扁舟听更好,水平波静月明多。
-
《大沽舟中闻友人谈都下近事·其一》拼音版
事亦有至难,百为无一可。千钧系一发,狂澜欲转柁。濯濯少年锐,侧眼自颐朵。出门占同人,立谈侈负荷。江湖望南斗,中夜重起坐。之子亦可念,世路殊测叵。痴儿已见几,谓迟恐不果。我倦答痴儿,月固不胜火。
-
《大沽舟中闻友人谈都下近事·其二》拼音版
灵苗与毒草,辨别几微间。可怜采药人,荷锄入名山。众中野狐禅,说法亦点顽。白日真飞升,何须论九还。群生无主宰,天实假神奸。我独念王子,仙骨非等閒。速化尔何心,辛苦方跻攀。既茹...
-
《舟中闻木犀》拼音版
地近孤城水合流,天风吹下广寒秋。岩花似喜幽人至,先遣清香到小舟。
-
《舟中闻雁》拼音版
一苇秋横渡,三江雁引群。北来应几日,消息可相闻。嘹唳孤云迥,萧疏夜色分。当前浑欲诉,木叶落纷纷。
-
《剪牡丹有感二绝·其二》拼音版
剪却牡丹春事休,莺应惆怅蝶应羞。绿阴满地无人见,倚遍栏干独自愁。
-
《鱼塘舟中闻海上有警》拼音版
岛树春深紫翠重,不堪氛祲过西淙。潮来半带江南泪,雁断频惊海上烽。遂有黄巾劳汉将,只闻丹徼尽尧封。健儿何日销金甲,禾黍千村听夕舂。
-
《舟中闻元用遂魁天下士论归之辄成五十六字呈宏父车马至中都当举似也》拼音版
翰林发策冠诸儒,再世重归汗血驹。醉后挥毫凌月窟,梦中插翼上天衢。半生怀抱吞馀子,一日声名振八区。归去玉堂清夜直,也应怜我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