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描写了美好有趣的中山县圃姑射亭的住所及环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美景尚且不留恋而有江表作客之感,寄寓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全词用笔纵横交错,富于变化,富于空间感,“抚写物态,曲尽其妙”,为寓情于景的佳作。
- 作品出处清真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隔浦莲近拍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此调标题为“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中山县距江苏省溧水县不远,周邦彦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春至绍圣三年(1096年)曾任江苏溧水令。此词当是作于此时。毛晋汲古阁本《片玉集》前载有宋代强焕序云:“溧水为负山之邑,……有亭曰‘姑射’,有堂曰‘萧闲’,皆取神仙中事,揭而名之,可以想象其襟抱之不凡,而又睹新绿之池,隔浦之莲,依然在目。”郑文焯《清真词校后录要》谓“当属元祐癸酉(1093)官溧邑所作。”
相关诗词
-
《隔浦莲近拍·骑鲸云路倒景》拼音版
骑鲸云路倒景。醉面风吹醒。笑把浮丘袂,寥然非复尘境。震泽秋万顷。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湘妃睡起,鬟倾钗坠慵整。临江舞处,零乱塞鸿清影。河汉横斜夜漏永。人静。吹箫同过缑岭。
-
《隔浦莲近拍·三月三日黄园小集话旧晦闻不终会先归》拼音版
芳筵仍占禊渚。日暮流莺语。梦水分愁到,吟壶小,听风雨。言笑惊断绪。飞红去。看尽丝杨舞。黯凝伫。孤鸿又逝,佳辰回首无数。西窗烛在,最感不眠鹦鹉。零落单襟共贵素。歧路。香兰心系幽阻。
-
《隔浦莲近·病中遣怀用梦窗韵》拼音版
残酲犹殢睡眼。挥扇凉生腕。梦久忘清漏,风蝉一声催晚,帘底谁念远。斜阳畔。旧绪萦抽茧。旅怀懒。青骢系处,花香衣影都换。曲阑小坐,剩有冰泉盈盏。池水蟾光漾静练。萧散。归心飞度江岸。
-
《隔浦莲近·愁红飞眩醉眼》拼音版
愁红飞眩醉眼。日淡芭蕉卷。帐掩屏香润,杨花扑、春云暖。啼鸟惊梦远。芳心乱。照影收奁晚。画眉懒。微醒带困,离情中酒相半。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帘卷层楼探旧燕。肠断。花枝和闷重捻。
-
《隔浦莲近拍·垂杨烟湿嫩葆》拼音版
垂杨烟湿嫩葆。别屿环清窈。绀影浮新涨,夷犹终日鱼鸟,花妥庭下草。鸣蝉闹。暗绿藏台沼。野轩小。敧眠断梦,闲书风叶颠倒。诗怀酒思,悔费十年昏晓。投老红尘倦再到。愁觉。悠然心寄天表。
-
《隔浦莲近·次韵和鹓雏见寄》拼音版
明镫遥映邃户。不共如花语。赖有良朋在,飙轮疾来无阻。酣醉裀任吐。閒中趣。漫把新词谱。倚筝柱。斜飞雁影,知人心事良苦。江淹有恨,况更别情重赋。轮指繁弦骤迸处。声声窗外寒雨。
-
《尤美轩在玉山县小叶村喻子才作尉时名之取欧阳文忠公醉翁亭记所谓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者后数年旧轩既毁复作寺僧移轩山下汪圣锡要诗叙》拼音版
兹轩在何许,远在洞岩侧。洞岩山水胜,自与尘土隔。天以奉幽人,宁肯媚过客。尉曹昔吏隐,到此若有获。名轩曰尤美,尽去眼界窄。坐令欧阳公,馀意转明白。车马走道路,我久度此厄...
-
《山亭避暑》拼音版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
《刘驸马水亭避暑》拼音版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瑩更通风。赐冰满盌沈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
《隔浦莲·隔浦爱红莲》拼音版
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夜来风吹落,只得一回采。花开虽有明年期,复愁明年还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