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 作品出处战国策
- 文学体裁记叙文
- 创作年代战国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相关诗词
-
《谒韩蕲王墓》拼音版
...一剑横天外,诸酋在目中。南云当箭镞,黄盖走艨艟。伐越期成霸,于潜耻会戎。萧墙狼跋尽,野穴鼠群空。聚米筹三镇,开门待两宫。齐王真济美,鄂国与争雄。有诏从中制,惟诗咏内讧。闲游嗟我独,和议约谁同。殉葬长弓劲,题铭片石穹。龟趺呈细刻,龙额表孤忠。草树...
-
《彭无山给谏自河工召复原官喜而有作》拼音版
三年薄宦卧江干,鸣凤今朝刷羽翰。暂屈邺侯参幕佐,忽宣唐介拜原官。重来寰海皆倾听,一入朝廷便改观。汉室淮阳终不召,须知纳谏古今难。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一八·李临淮王》拼音版
气盖三军,威摄群将。法令严明,莫我或抗。纳谏励士,麾旗破敌。中兴之功,令名有赫。
-
《赠朱云岩司谏》拼音版
...政,倾城饯送车马盛。几番飞梦绕亲闱,彩衣今喜逢家庆。春酒高堂何限情,东风引棹上玉京。晓漏还随鹓鹭入,朝阳共听凤凰鸣。圣皇纳谏同尧舜,山甫之职当补衮。君看千年青史上,惟有忠孝流声远。
-
《送邓舍人将漕西淮用舍人坐上诗韵·其一》拼音版
西湖烟柳胜阳关,遮断淮南大小山。诗好固应倾座上,酒行犹喜到花间。君王纳谏宁容去,风雨愁予岂坐悭。未用疾驱催上道,锋车有诏径须还。
-
《齐宣王见颜斶》拼音版
...,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虡。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
-
《赵威后问齐使》拼音版
...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
-
《户部郎中赠谏议大夫曾公墓誌铭》拼音版
...无贤愚一切置不用邪?抑择愚而废之耶?择愚而废之,人材其可以蚤暮验耶?」上令趣追使还。数论事,上感之,还公。既而王均诛,命公抚蜀,所创更百馀事。李继迁再围清远、灵武,以丞相齐贤为邠宁、环庆、泾原、仪渭经略使,丞相引公为判官。公奏记曰:「兵数十万,...
-
《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拼音版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此地流传空笔墨,昔人埋没已蒿莱。平生志业无高论,末世篇章有逸才。尚得使君驱五马,与寻陈迹久徘徊。
-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王化》拼音版
病起见王化,融融古帝乡。晓烟凝气紫,晚色作云黄。四野歌丰稔,千门唱乐康。老身仍未死,犹咏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