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沧浪亭

苏舜钦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3)。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4)间。方念陶朱(5)张翰(6),忽有扁舟急桨,撇浪(7)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8)

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1)垂钓,又恐鸥鸟相猜(2),不肯傍青纶(3)刺棹(4)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还是划着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小提示: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沧浪亭》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创作的一首词。此词由作者在沧浪亭所见太湖景象写起,引出其隐逸于太湖旖旎风光的乐趣,继而由景入情,作者又深感岁月蹉跎却志向难伸的苦闷和惆怅,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彷徨和忧心。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但却一气贯通,其风格亦清旷豪迈,慷慨深沉。

创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杜衍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延揽改革派人才,苏舜钦作为宰相杜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时值进奏院祭神,苏舜钦遵循惯例卖废纸换钱举行祭神酒会。保守派借机打击改革派,弹劾他监守自盗,被撤职流寓苏州。并在此购下了一处荒废不堪却很幽静的花园,临水买石筑成沧浪亭之后,写有著名的《沧浪亭记》,而《水调歌头·沧浪亭》此词亦作于此时。

苏舜钦

苏舜钦

北宋诗人、书法家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号沧浪翁,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景祐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对派倾陷,被勤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以诗文寄托愤懑。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文多论政之作,辞气慷慨激切。又工书法。著有《苏学士文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