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西施》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咏史诗一反“红颜祸水”之说,指出家国兴亡自有其规律,与某个小女子并不相干;同时暗示帝王应负亡国之责,不能诿过于人。这首诗笔意委婉,观点鲜明;假设推论,逻辑严谨;口语行文,力透纸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西施》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女人祸水”论,是封建卫道士为祸国殃民的最高统治者开脱罪责,而嫁祸于无辜女性的谬论。历来以西施作为题材的诗文,常把吴国灭亡归咎于她,将她作为替罪羊。罗隐这首诗,是与前人唱反调的翻案文章。
相关诗词
-
《河鲀之美唯西施乳得名旧矣而未有作诗者戏作此诗》拼音版
吴王宫中半吴女,选入吴宫歌白苧。姑苏台上看西施,羞得红妆不歌舞。
-
《西施滩》拼音版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
《范蠡载西施之五湖图》拼音版
五湖一舸载谁摇,尽道西施伴蠡逃。
-
《西施舌》拼音版
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羹。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曹起妄情。
-
《西施·咏苎萝山》拼音版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西施篇》拼音版
越国无双艳,吴宫未始知。谁言勾践黠,不自爱西施。
-
《二色西施》拼音版
微黄浅白弄幽姿,仿佛深宫逞色时。尽道秋光满南国,一时夺艳两西施。霜分浓淡相宜影,露浥颦心几样眉。回首烟萝云苎地,年年憔悴掩茅茨。
-
《吴宗教惠西施舌戏成三绝·其一》拼音版
吴王无处可招魂,惟有西施舌尚存。曾共君王醉长夜,至今犹得奉芳尊。
-
《吴宗教惠西施舌戏成三绝·其二》拼音版
博物延陵有令孙,不因官冷作儒酸。珍庖自有西施舌,风味堪陪北海尊。
-
《太白山人仙游吴越稔矣日者卜居吴兴而婚施氏妻妹予闻之辄诗嘲焉二首·其一》拼音版
范子无端出五湖,西施并载有耶无。诗人只合莺莺伴,施家今是大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