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屋]韵
- 创作年代元代
相关诗词
-
《赠曹嗣山总河三首·其三》拼音版
禹功犹在眼,汉策若为纷。似鹊填何补,其鱼叹岂闻。中台今省月,宝鼎欲敲云。一片征南石,兼书白郑勋。
-
《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其二》拼音版
诏持玉节遍咨询,岭海重来白发新。济世不存菩萨行,当年徒见宰官身。痛怜世外何多劫,远想山中别有春。寄语堂头大和尚,何当握手话前因?
-
《舟至常德出陆由辰抵沅书事三首·其三》拼音版
武陵回首望巴陵,摈退舟师就马程。潏潏青沟穿路过,峨峨苍岭送人行。庙堂任使谁能避,箐麓猖狂只自惊。欲为伏波寻胜迹,草间闻有鹧鸪声。
-
《次韵恢大山拟古三首·其三》拼音版
六度莫先慧,三风尤恶顽。此心朗如镜,磨尽青铜斑。微利毫发计,虚名分寸攀。朝市多此人,平地剑门关。老夫一丘壑,辙迹无往还。彼哉岘山泣,况乃泣牛山。
-
《南溪始泛三首·其三》拼音版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羸形可舆致,佳观安事掷。即此南坂下,久闻有水石。拖舟入其间,溪流正清激。随波吾未能,峻濑乍可刺。鹭起若导吾,前飞数十尺。亭亭柳带沙,团团松冠壁。归时还尽夜,谁谓非事役。
-
《初春书事三首·其三》拼音版
晴雀飞飞恋草檐,午风漠漠泛茶烟。雪残东圃梅花后,春在南墙细草边。窗下蠹编消永日,镜中华发感流年。诗逋画债难推脱,应负平生笔砚缘。
-
《次韵童尚质书怀三首·其三》拼音版
地偏人迹悄,月到小窗明。鼓瑟希曾点,观书慨屈平。物情闲里见,世事梦中更。不著黄粱枕,虚名已自轻。
-
《汴中书事三首·其三》拼音版
晓日轻桡动,波光满座隅。岸遥双燕去,天霁百禽呼。衰白看明镜,飘零倒浊壶。长年作羁旅,三径有人无。
-
《游岘山次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转路山突兀,众山之所望。懒融不下山,揖山会虚堂。大空出盘嬉,小空时侍傍。我游瞻铁凤,力尽随木羊。石窗非人世,意欲淩风翔。巉巉窗中人,出定发有霜。过眼几浮烟,关身一禅床。教我安心法,入鸟不乱行。似知使君尊,起炷柏子香。陇云亦堪寄,分作我归装。好在窗前竹,伴师老苍苍。
-
《书感三首·其三》拼音版
茅檐住稳胜华屋,芋糁味甘如大烹。静观万事付一默,扫空白发非黄精。丈人祠西鹤传信,小姑山前鼍报更。兴阑却挥短棹去,晓渡清伊听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