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悼诗》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李煜为悼念幼子仲宣早夭而作。诗歌开头点明对亡子的思念始终难以消除,而这种思念又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接下来四句继续细写这种愁苦,特地渲染了一个增悲添愁的环境。最后想到的是宗教的救赎。全诗情感真挚,凄恻感人。
- 作品别称悼幼子瑞保
- 作品出处李煜全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964年10月
创作背景
《悼诗》此作又名“悼幼子瑞保”。李煜次子仲宣,小字瑞保,三岁时受封宣城郡公,死后追封为岐王。瑞保是李煜与大周后的次子,生于公元961年,正是李煜即位的当年。陆游《南唐书》卷十六记载:“宋乾德二年,仲宣才四岁。日,戏佛像前,有大琉璃灯为猫触堕地,哗然作声,仲宣因惊痫得疾,竟卒。”时间据《岐王墓志铭》是在这一年的冬十月二日。此时,大周后正卧病在床,势将不起。这首诗亦见于宋马令《南唐书》卷七《宗室传》:“初,仲宣卒,后主哀甚,然恐重伤昭惠,常默坐饮泣而已,因为诗以写志云云。”时年28岁的李煜几乎被丧失爱子的剧痛完全打倒,却忧心引起大周后大恸而加剧病情,强力独自撑持,不能尽情宣泄悲痛。马令《南唐书》卷三又载:“时昭惠病剧,后主恐重伤其意默坐饮泣,因为诗以写志,吟咏数四,左右为之泣下。
相关诗词
-
题杨青村先生诗集
...累歌兰丛。吁嗟乎,丈夫薄宦路已穷,簿领朱墨纷相从。才雄天末少人识,顽烟瘴雨支吟筇。江东群彦坐台省,锵鸣玉佩陈钟镛。我读君诗悼君遇,忽觉清夜剑戟摩苍穹。急㸐瓦铛煮浊酒,为君感慨抑塞挥千钟。
-
诗悼路钤舍人德久潘公三首·其一
诗人冥漠去何许,花鸟相宽不作愁。耆旧只今新语少,九原唤起韦苏州。
-
诗悼路钤舍人德久潘公三首·其三
忆昔论诗不自镌,上规雅颂复谁先。此弦合为何人绝,重抚遗编一慨然。
-
念奴娇·题恩竹樵方伯蕴兰吟馆诗馀
一枝筠管,占吟坛本是,诗仙诗佛。何意缝云裁月手,又入玉田之室。绮语花间,清吟月下,手自弹瑶瑟。风流顽艳,肯输黄九秦七。余亦把酒临风,铜琶铁板,间弄苏...
-
予病中颇爱作诗舜咨以诗来戒者再未应也偶诵陶渊明止酒诗自笑与此癖相近因追和其韵断自今日为始成化丁酉春正月十日
平生抱诗癖,虽病不能止。还同嗜酒客,枕藉糟丘里。作铭示深戒,厚意勤教子。萧然百玩馀,此技差独喜。如以酒醒酒,愈醉不得起。今将诗止诗,无乃非物理。应酬与吟咏,何必分彼已。虽无役志劳,有玩斯丧矣。狂澜去莫追,来者方无涘。拟学贾浪仙,焚诗以为祀。
-
书陆放翁诗卷后
...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
-
宇文子友闻予有西郊寻梅诗以诗借观次其韵
拾遗遗迹付缁郎,槁叶凝尘欲满堂。已恨樽罍孤胜践,更堪风雨病幽芳。兰荪千古有同调,蜂蝶一春空自忙。马上得诗归绝叹,故园三径久成荒。
-
诗偈·睡来展脚睡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父友弟及五首而晓书呈在伯 其二
我欲赋梅诗,诗故未易作。劲质攘冰霜,高情傲丘壑。褒如应时清,殿若羞世浊。阴伏阳乃升,此物方濯濯。
-
赵昌甫写寄江西道中诗卷
眼底谁无一卷诗,诗能如此亦何为。纵言光景留连者,春在人间有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