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
〔近代〕
【其一】
【其一】
断头(1)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如今即将兵败身死我该写些什么?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革命事业,是多么的不容易。
此去泉台(1)招旧部,旌旗(2)十万斩阎罗(3)。
这次我要到阴间去召集已经牺牲过的同志。带领十万英灵击败国民党反动派。
【其二】
【其二】
南国(1)烽烟正十年(2),此头须向国门(3)悬。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的仗了,我死后,我的头颅要挂在城门上。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1)。
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其三】
【其三】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1)应有涯(2)。
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的血腥统治必定有结束的时候。
取义成仁(1)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小提示:陈毅《梅岭三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梅岭三章》诗碑现建于大余县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山坡上。广东南雄梅关古驿道的中段旁也立有一块《梅岭三章》手迹诗碑。
- 作品出处陈毅诗词选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现代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二十四师和地方武装共1.6万人遭到国民党四十六师残酷围剿,大部损失。何叔衡、毛泽覃等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敌人占领中央苏区后,残酷杀戮革命干部和群众。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会同地方武装和敌人打起了游击。陈毅因为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重伤,未能参加长征,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冬,陈毅旧部陈海叛变,引诱陈毅等下山。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发现了危险,最后在一妇女的帮助下撤回梅岭,潜伏莽丛间二十多天。陈毅为摆脱政府军的围剿搜捕,藏身于斋坑的岩壁丛莽中,在斋坑的一处山坳里用毛竹支撑一个窝棚,高仅1米,面积只有2平方米。窝棚用藤蔓覆盖,一条隐蔽山道迂回即可到达。敌人虽近在咫尺,但终未发现,于是恼羞成怒的放火烧山。陈毅自知难免一死,便写下《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以示绝笔。
相关诗词
-
哀范君三章·其一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
三哀诗·唐韨臣明经
...师,风云奉龙骧。多鱼忽漏言,一纲归沦亡。画虎竟不成,刲羊亦无衁。成败非所论,此志良可伤。人言秘筐中,别藏法三章。意实主民权,假托尊王纲。又言三日谷,纵兵肆跳踉。掳掠得几何,概许归橐囊。是皆莫须有,秘狱谁能详。江南群盗蒌,纷纷说连衡。倘若出此策,自...
-
闻江开客淮上未归寄五律三章·其二
开府画堂高,悬灯看宝刀。黄金彫骏色,白日闪鸿毛。气折三河下,才兼万象劳。榛山多虎迹,我为诵《离骚》。
-
度梅岭·其一
溪流百折绕青山,短发秋风夕照间。身入玉门犹是梦,复从天末出梅关。
-
度梅岭·其二
北去南来已白头,逢人莫话旧时愁。空余庾岭关前月,犹照渔阳塞外秋。
-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其三
虎山桥边急雨横,虎山桥外春湖平。两度梅花一宵月,每将清景忆平生。
-
赠张生下第还金齿三章·其一
逆旅嗟同病,相逢罢举杯。别期惊岁月,壮志感风雷。路险三湘隔,心遥一雁催。可怜苏季子,还着敝裘回。
-
赠张生下第还金齿三章·其二
北风吹独骑,万里向西南。沅水三秋雨,偏桥十月岚。藓碑怀蜀相,花笔梦江淹。好把山中屋,重题扪虱庵。
-
赠张生下第还金齿三章·其三
闻道栖迟地,苔香涧户幽。岭猿相旦暮,山月自春秋。诗画称三绝,图书富九流。秪应嵇阮辈,与尔得同游。
-
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其三
八旬遐齿三龄锡,四海升平见七朝。颍上漫随巢父隐,渭南还有太公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