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赋
〔南北朝〕
望江南兮清且空,对荷花兮丹复红。卧莲叶而覆水,乱高房(1)而出丛。楚王暇日之欢,丽人妖艳之质。且弃垂钓之鱼,未论芳萍之实。唯欲回渡轻船,共采新莲。傍斜山而屡转,乘横流而不前。于是素腕举,红袖长。回巧笑(2),堕明珰(3)。荷稠刺(4)密,亟牵衣而绾裳。人喧水溅,惜亏朱而坏妆。物色虽晚,徘徊未反。畏风多而榜(5)危,惊舟移而花远。
遥望江南清远空旷的天空,对着无边无际的荷花层层竟红,碧叶好似卧在水面上,高高的莲蓬乱立在荷叶丛中。楚王在暇时来此游玩,妖艳的美人随行,钓鱼的乐趣暂且不说,也不论萍实的甜美。只看看那来回荡漾的轻船,船上人一起采撷初开的莲花,行船依傍着斜山转过一道道河湾,到了这静水中就不再前行。于是美人们伸出雪白的皓腕,舞起长长的红袖,坠下耳环,荷叶茂密,茎干毛刺繁多,于是挽起衣袖卷起裙襟,水花飞溅在喧闹的游人中间,可惜弄坏了美人的妆容。暮色已然四合,游人还是流连忘返,晚风使小船儿微微荡漾,美人们有一丝提心吊胆,又惋惜船儿离开了花丛。
歌曰:常闻蕖(1)可爱,采撷(2)欲为裙。叶滑不留綖(3),心忙无假薰。千春谁与乐,唯有妾随君(4)。
歌里唱道:经常听闻芙蕖花可爱,想要采下它做成衣裙,荷叶光滑不会留下针线的痕迹,心事多了就再也无暇熏衣,这千春乐事谁与我一起,只有妾伴随着郎君。
小提示:萧纲《采莲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采莲赋》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赋作。此赋首四句描写歌舞环境,写出了江南水乡风光背景下的“荷花”“卧莲”“高房”等景象;“楚王”两句写宫廷艳游之乐,表现帝王欣赏“采莲”歌舞所获得的身心愉悦之情;“且弃”以下描述宫女载歌载舞表演“采莲”的具体过程和佳人歌唱的音乐效果;结尾的“歌曰”是表演者所演唱的《采莲曲》的具体歌词。全赋篇幅虽短,却将人物的活动、神态、心理以及环境气氛,写得历历在目,恰如一件轻倩俏丽的艺术珍品。
创作背景
梁武帝父子似乎对江南夏日荷花盛开的景象非常倾心,因此梁朝宫廷一直流行着《采莲曲》,这是根据“采莲”情景改造而成的宫廷娱乐舞曲。在此基础上,梁简文帝萧纲创作了《采莲赋》。
相关诗词
-
午日同有开龙友诸子饮瑞虞点石斋席上赋四首·其四·得花字
五丝如锦蘸明霞,吊屈何须水上槎。就此一尊歌沅芷,亦当临海赋长沙。阄题乍送含情发,丽句争裁点笔斜。越女似怜新调好,隔江求谱采莲花。
-
和赵积中白莲三首·其二
清风习习晚香微,坐使诗人赋采菲。想见温泉初濯玉,侍儿娇拥太真妃。
-
桂枝香·再赋蟹
菱塘风老。正乱苇萧萧,采莲船少。露白星寒,渔舍烟青灯小。溪边月黑初肥候,满筠笼、一天霜晓。鱼虾暮市,曲红桥外,酒人先到。看秫酿、新篘味好。向松火山...
-
同黎君选欧嘉可碧瓯亭纳凉分赋二首·其二
徙倚都无累,亭虚午气清。客来话高枕,风入韵弹筝。危坐能添絮,轻歌屡引觥。采莲归未得,五月送秋声。
-
采莲曲·其二
会稽女子题三诗,于驿亭写其哀恨。予已两次其韵为,和因复赋此悼之。
-
秋日登万岁山不果至琼华岛辽后妆楼而返与张廖二子同赋分韵得登万二字·其二
...瑶甍拂台斗,绮窗瞰云汉。丹梯指遐坂,黄图入英眄。凤京环百二,鹏霄翻九万。风起云嵯峨,日耀树淩乱。昔闻青娥妆,今见碧草蔓。采莲无缓歌,握兰白遗叹。淋池翔王凫,芳洲宿朱雁。蹇予及朋好,羡尔游波间。谑浪金门隐,凄其广陵散。扣阍讵有遇,褰裳庶无闷。缅怀...
-
午日分赋得桃印符·其一
綵丝逢令节,仙篆表灵符。五木精初聚,千门祟已逋。采莲喧竞渡,斗草艳当垆。别有潇湘意,临流吊左徒。
-
用平年兄有小舟曰荷花片以诗索赠次来韵赋答·其五
兰桡不宿蓼花洲,莫拟山阴棹雪舟。歌罢采莲龟作枕,梦中亦是镜中游。
-
玲珑玉·藕
...矣腥砧腻鼎,要芳华当齿,倩入吟笺。媵视茶瓜,水精盘、雅称珍鲜。蓝桥云英何处,为多谢、天浆贶我,咳吐皆仙。老饕笑笑,明年空赋采莲。
-
西洲曲
...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