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
暮持筇竹杖(4),相待虎溪头(5)。
傍晚拿着筇竹手杖,在虎溪头等人。
催客闻山响(1),归房逐水流。
催促游客快点走,听到了山的回响,借住的山房傍着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野花一丛丛地开得灿烂,谷鸟偶尔在一片幽寂中鸣叫一声。
夜坐空林(1)寂,松风直似秋。
夜晚在空旷寂寥的林子里坐着,吹着那寒凉似秋风的松风。
小提示: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出了山寺的幽邃之景和诗人的闲寂之情。前部分描写爬山的行迹,后部分描写幽静的山景。全诗落墨别致,笔法巧妙,善以音响描写来刻画静景。
- 作品别称过化感寺昙兴上人山院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此诗是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与裴迪同游之作。诗题中“感化寺”之名尚存争议,宋蜀本作“感配寺”,清赵殿成《王右丞诗集笺注》作“感化寺”,宁蜀本、明十卷本、《文苑英华》作“化感寺”。在唐代其他人的著作中记载,终南山有感化寺:“邀至京师,游于终南化感寺”(严挺之),《旧唐书》也记载有“蓝田化感寺”之名。王维与裴迪一起到感化寺游玩并且拜访昙兴上人,作此诗。
相关诗词
-
题报恩寺惟照上人房
上界雨色乾,凉宫日迟迟。
-
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
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
-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洗钵前临水,窥门外有柴。朗吟挥竹拂,高楫曳芒鞋。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种花忻土润,拨石虑沙埋。旧往师招隐,初临我咏怀。何当缘兴玩,更为表新牌。
-
题胜上人山房
清昼房廊山半开,一瓶新汲洒莓苔。古松百尺始生叶,飒飒风声天上来。
-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浮生。
-
题宗上人旧院
此院重来事事乖,半欹茅屋草侵阶。啄生鸦忆啼松蘖,接果猿思啸石崖。壁上尘黏蒲叶扇,床前苔烂笋皮鞋。分明记得谈空日,不向秋风更怆怀。
-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
入谷逢雨花,香绿引幽步。招提饶泉石,万转同一趣。向背森碧峰,浅深罗古树。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秘谶得神谋,因高思虎踞。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白水入禅境,砀山通觉路。往往无心云,犹起潜龙处。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溪鸟投慧灯,山蝉饱甘露。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
-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
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
顺心上人山池
南荣对庐■,宴坐日于斯。细草汀洲色,轻风杨柳枝。磬声催暮鸟,泉影入春池。则异人间世,唯当幽客知。
-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
一宿西峰寺,尘烦暂觉清。远林生夕籁,高阁起钟声。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虽云殊出处,聊与说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