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行
〔清〕
死者葬沙漠,生者还旧乡。
遥闻齐鲁郊,谷麦等人长。
目营青岱云,足辞辽海霜。
拜坟一痛哭,永别无相望。
春秋社燕雁,封泪远寄将。
归来何所有,兀然空四墙。
井蛙跳我灶,狐狸据我床。
驱狐窒鼯鼠,扫径开堂皇。
湿泥涂旧壁,嫩草覆新黄。
桃花知我至,屋角舒红芳。
旧燕喜我归,呢喃话空梁。
蒲塘春水暖,飞出双鸳鸯。
念我故妻子,羁卖东南庄。
圣恩许归赎,携钱负橐囊。
其妻闻夫至,且喜且徬徨。
大义归故夫,新夫非不良。
摘去乳下儿,抽刀割我肠。
其儿知永绝,抱颈索我娘。
隋地几翻覆,泪面涂泥浆。
上堂辞舅姑,舅姑泪浪浪。
赠我菱花镜,遗我泥金箱。
赐我旧簪珥,包并罗衣裳。
好好作家去,永永无相忘。
后夫年正少,惭惨难禁当。
潜身匿邻舍,背树倚斜阳。
其妻径以去,绕陇过林塘。
后夫携儿归,独夜卧空房。
儿啼父不寐,镫短夜何长。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还家行》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十句写逃荒者辞墓归故乡的情况,紧接着十四句写逃荒者归故乡修整残破屋宇后的情况,再接着十句写逃荒者赎故妻时故妻想到要和后夫及幼子离别的矛盾心情,之后四句写故妻幼子不忍其母离开的情况,再之后八句写故妻和其新夫的父母告别的情况,最后十句写故妻离开后其新夫痛苦难耐的情况。全诗感情起伏跌宕,感情脉络随事件情节和叙述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写来悲喜交织,摇曳多姿,抒情性很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当时潍县饥民由关外陆续返乡,一位山东的农民,逃荒到辽东,他的亲人,有的死后埋葬在辽东。后来他听说山东灾荒解除,于是回到家乡,但他的妻子,已典卖给他人,又与后夫养了儿子。他备钱去赎回妻子,出现了一幕矛盾、复杂,既是团圆、又是惨别,既令人同情当事者、又令人诅咒社会环境的景象。诗人为纪其事而创作此诗。
相关诗词
-
送裴二还家
自然畏秋色,岂可视归人。此际犹家信,何时非客身。淡云行水次,寒月过江津。嘱尔无他事,为余慰老亲。
-
单家桥
十载桥边路,巾车此重过。秋声连渤海,寒色下滹沱。避地红尘远,还家华发多。来时道旁柳,生意稍婆娑。
-
清明日思家
紫陌新烟出汉宫,柔桑遍绿杏枝红。楼台半落梨花雨,帘幕斜吹燕子风。物候渐随时思改,酒杯犹喜故人同。朝来亦有还家梦,无那莺声到枕中。
-
代人挽歌三首·其一
...难为情。朝辞亲旧去,夕与野土并。鬼车中夜嗥,天高月复明。漠漠林烟霏,涓涓野水清。贤达信难免,念此心骨惊。几见陈死人,复得还家行。古今迭相送,生存空负名。
-
还丹歌·其十六
五十六十堪分付,此处由来始坚固。还须医卜掩行藏,行住坐卧无忧虑。
-
相逢行
...五日一洗沐,宾客满道周。通名不敢进,雨汗交横流。置酒高堂上,歌舞无时休。越姬调鸣瑟,赵女弹箜篌。一酌山岳寿,再酌江海酬。行乐未及终,年岁忽已遒。日匿西崦嵫,月出咸池隅。日月有亏盈,荣华能久留。所以古贤圣,视若烟云浮。
-
桃源行
...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
-
送王立安还宝坻
...,逾岭方崱屴。间关岂不苦,庶以荡胸臆。山川洞经纬,利害知兴塞。情伪若观火,庶几免回惑。风尚还淳庞,人心去邪慝。持此经术功,自可一道德。行矣趋祖君,于彼无终国。候雁春方归,翩翩同矫翼。上堂奉几杖,嬉然随钓弋。馀閒向南丘,或亦观稼穑。引领当夔门,仆夫...
-
祖孝子行
...夷陵店主称捷径,少减路程还到颍。家兄官满梦中归,小弟弃官非为冷。东门上蔡绝晨炊,西平枝官千籴诗。四旬作客长驱日,半夜怀人独坐时。鸦路山前闻笛处,牛归庄上梧相与。崔桥得信喜何如,况有神人月圆语。中元唐州别盖乡,母子相逢泪几行。儿方童稚齿今壮,母过中...
-
邻相反行
...自云虽苦辛,躬耕早暮及所亲。男舂女爨二十载,堂上未为衰老人。朝机暮织还充体,馀者到兄还及弟。春秋伏腊长在家,不许妻奴暂违礼。尔今二十方读书,十年取第三十馀。往来途路长离别,几人便得升公车。纵令得官身须老,衔恤终天向谁道。百年骨...